如果你痛苦,你可以选择沉默
——为依林的随笔集〈沉默或者死亡〉写序
文/林格
鲁迅先生曾说——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沉默在很多时候,是一种永世的承诺,更是一种诀别。
沉默在很多时候,更是一种深沉的心痛。
世间多情种,焉可揽相思?
有一个故事:
一个男孩深深爱上了一个女孩。
有一天,女孩问男孩:你能给我一个结果和承诺吗?
男孩沉默。
女孩追问:如果你不回答,我立即离开你。
男孩沉默。
女孩转身就走。
男孩继续沉默。
过去了若干年,这个男孩因病离开了人世。
人们在他的日记中看到了这样一段话:
如果你不够爱我,比如你缺少为我们的爱情忠贞到底的决心。
或者如果我不够爱你,比如我缺少为我们的爱情忠贞到底的决心。
双方的任何承诺有什么意义?
爱是一个过程,任何的承诺都需要时间的实证与实践,需要双方共同去奋斗而追求,甚至需要经过血的洗染。
我走了,我知道我一定会走……
女孩知道后,哭了三天三夜。
从此,女孩不再说话了,一辈子大家都认为她是一个哑巴。
她痛苦,她选择了沉默。
记得还小的时候,有一首歌叫〈沉默是金〉,让人难忘。
摘一朵牵牛子,散尽心思,谁可相依恋?
没有说出来的比说出来的要强烈得多,因此,沉默本身就是一种哲学。
有一个人从不乱发表自己的见解。
即使是开会,当绝大多数与会者都踊跃发言时,他也保持沉默。
有一位多事者很想知道这是为什么。
多事者:你为何总保持沉默?
沉默者:我习惯于沉默。
多事者:据我了解,你以前可是很喜欢说话的。
沉默者:那只是年少轻狂,总喜欢出风头。
多事者:为何会有如此大的改变?
沉默者:你的问题我不好直接回答,我问你,佛为什么会令人尊敬?
多事者:为什么?
沉默者:因为他无时无刻不在保持沉默。
多事者:(恍然大悟)我明白了。
呵呵,在佛教中,沉默就是“不可说,不可说”。不尽意,请依林老师见谅,代序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