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神奇的人体软件系统
——高效能人士怎样利用潜意识学习、工作
文/林格
我所组织的国家社科基金申报项目组——养成教育课题组,近几年来,一直致力于人体软件系统——习惯的研究与实践。
众所周知,养成教育是管一辈子的教育,习惯是培养健康人格的根本,既是德育的着眼点,又是德育的目标。对该问题的研究,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做出了影响中国未来的重要贡献,其成果也得到了中央认同,在国家有关青少年发展的重要文件中已得到了一定的体现。
但我们往往忽略了习惯对人的智力开发甚至生命整体发展的积极介入作用,特别是在人的潜能开发、利用潜意识学习等方面,培养人的习惯其实意义也是重大的。或者说,利用潜意识学习、工作,开发潜能,应当是养成教育的另外一个使命,更是我们为什么要强调习惯养成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
潜意识又叫做“无意识”,是指人意识不到的意识,是没有意识参与的一种意识,故称为潜意识。
潜意识,人们既不能觉察又不能意识到。它确实存在吗?
人们通过对以下现象的阐释来证明它的存在:
1.在日常生活中存在。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会出现“下意识”的言行,特别是在突然的、意外的、危险的状况发生时,人们会出现一连串的“下意识”言行。人出现“下意识”的言行时,会暴露出意识的真实动机,因此,人的“下意识”的言行最能体现一个人的人格。另外,当人处于恐惧时,出现一些心理症状,也多是以潜意识为基础的心理活动结果。
2.人在催眠状态下出现潜意识。人在催眠状态下能回想起早已遗忘的儿童时期的情景。在催眠师指导下做各种事情,醒后却全然不知被催眠时所做的一切。
3.当人处于创造性的灵感和直觉状态时、此时的心理活动最能说明潜意识的存在和作用。正如著名科学家、物理学家钱学森所说的:“意识可以直接控制,但潜意识却控制不了,也没法控制,但它确实在工作,就是不知道它是怎么工作的,它的工作状态怎样,有时苦思冥想,不得其旨,找不到出路,然而,不知怎么回事,它却突然来了,这就叫灵感。”
4.愈来愈多的人认为做梦是潜意识的一个有力证据。
5.根据潜意识假设而建立起来的精神分析技术治疗精神病患者有效,间接说明了潜意识真实的存在。
可见,潜意识是人意识不到却又实实在在影响其心理活动的意识。
潜意识存在着巨大能量
我们常说的人的意识是人能清醒觉察到的、能随意想到的心理活动,它具有逻辑性、时空性和现实性等特点。为了与潜意识区别开,人们又常把这种意识称为“显意识”。
弗洛伊德指出,意识就如冰山浮出水平面的一角,而潜意识,就是埋藏在水面下那不知多厚、多深的部分。众多的心理学家、超心理学研究及潜能研究者都很赞同这一看法,即人们觉察到的意识,也就是显意识,只占人的全部意识的很小的一部分。但,时值今日,对占绝大部分的潜意识,人们不仅很少利用和开发,甚至还不正视它、尊重它、了解它。
弗洛伊德还指出,潜意识即本能冲动,暗中支配着意识。潜意识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人的动机,也是意图的源泉。
意识是具有能量的,而潜意识也是具有能量的。因此,可以确定的是,潜意识是贮存在人的大脑中的实实在在的巨大的潜能,相对于显意识而言,潜意识的能量是我们无法用数字来衡量的。
潜意识是人类漫长历史的积淀,它有着巨大潜能。我们必须正视、了解潜意识和潜意识学习,努力地去诱导、开发它。它深刻地反映着、影响着、塑造着人的生命,它是人的完整生命的一个主要的基础性部分。
高效能人士怎样利用、开发潜意识学习和工作?
既然潜意识是一种无意识,那么,就可以从有意识着手,寻找突破口。
习惯,作为一种有意识的定型性行为,恰恰是利用潜意识的理想工具。
习惯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养成的语言、思维、行为等生活方式,它是人们头脑中建立起来的一系列条件反射。这种条件反射是在重复出现而有规律的刺激下形成的,并且在大脑中建立了稳固的神经联系,只要再接触相同的刺激,就会自然地出现相同的反映,所以说它是条件反射长期积累、反复强化的产物。
从心理机制上看,它是一种需要,一旦形成习惯,就会变成人的一种需要,如果不这样做,就会感到很别扭。因而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具有自动化的作用,它不需要别人督促、提醒,也不需要自己的意志努力,这就是我们平常说的“习惯成自然”,是一种省时、省力的自然动作。
因此,利用潜意识、开发潜能,提高我们的学习和工作效率,结合我们专家的研究,至少应当培养这些习惯:
1.参与和体验的习惯。
人要勤奋,人勤奋的意义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就是带动和开发潜意识。
美国富兰克林说:“勤勉是幸运之母,上帝对勤勉给予一切。”居里夫人说:“如果能追随理想而生活,本着真正自由的精神,勇敢向前的毅力,诚实不自私的思想而行,则定能臻于至美至善的境地。”
人勤奋获得成功的过程中,会感受到很多比成功还让人感到更为美妙的东西。这里面就有着潜意识心理活动。也正因为如此,人在学习和工作过程中会感受到多方面的魅力,是根本。
学习所涉及的面应尽量宽泛些,能经常接触散文、诗歌、美术、音乐最好,它陶冶人情操,让人感到美的同时,还有利于发展潜意识。今天,人们还无法估量这些艺术化了的东西对人发展的巨大作用。人只有外向和内向地多参与,才会增加感受和体验,才会更好地利用发展潜意识。
2.强化成功的习惯。
要取得成功,就必须符合“心情”。
生成的目标一定要具体、适度。要符合“可望可及才能更加努力”、“跳得起来够得着才更加愿意跳”的心理,找到“进步容易”的感觉,感到“我能行”。
而运用“低起点、小坡度、勤奋斗、大发展”策略,都可以取得成功。千方百计地取得成功,要万古长存地强化成功。
学会自己强化成功,尽量用情景、图象来强化成功的情境,这会很好开发潜意识和利用潜意识学习和工作的。
3.忙闲结合的习惯。
无论学习和工作多忙,都要学会使自己“清闲”下来。顿悟之花通常在这时开放。
学会在安静的环境里或夜深人静之时,使自己的心理处于放松、恬静、自由、遐思状态,这是休息、觉悟,更是开发潜意识实践,大多情况,潜意识在心里放松时才会出现。
4.发展业余兴趣的习惯。
人的兴趣是一种自然的、原始的心理需要,它具有冲动性和驱动性。因此,兴趣和人的潜意识、潜能密切相关。
对感兴趣的内容,不仅会学得快、学得好,还会领悟得更深入、更宽泛、更独到、更有创意,所以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时期感兴趣的内容,最有可能成为他未来的职业。人干上自己爱干的职业,就分不出是工作还是享受了,那真是再没有比这个更幸福、更愉快的事情了。
一个人专注、热爱某一工作,就会大量地释放他的潜能,形成潜意识学习和潜能释放的良性循环,就会充分体现自身的价值,从而走向辉煌。
—————
参考书目:
《儿童发展》 劳拉·E贝克 著 江苏教育出版社
《怎样培养习惯》 林格 著 新世界出版社
《儿童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当代少年儿童行为习惯研究报告》 孙云晓 张梅玲 主编 北师大出版社
《行为主义》 J·华生 著 浙江教育出版社
《生命发展阶梯》 程鸿勋 著 新世界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