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基本的往往是最重要的。
掌握了万事万物的基本规律后,我们就可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将之落实到我们的做人、做事甚至一切改造世界的活动中,从而优化我们的思考,提高能力。
现在,我们还需要学哲学吗?
哲学的价值不仅仅是处世,也不仅仅使学习者成为一位有思想的人。
近来,我的几位年轻同事都热衷于阅读李瑞环的《学哲学,用哲学》。
我担心是,大家把哲学的价值仅仅庸俗化为:处世的技术,以及获得个人成功的指南。
其实,哲学的真正价值是:
一、哲学是一种爱智,其核心是终极关怀,是对彼岸世界的一种信念,一种坚持;
二、哲学高于任何学科,是将所有学科融会贯通的方法论,而不仅仅是某一些处理问题的具体技术。
三、哲学对生活的启迪应当是文化意义上的启迪,而启迪的过程就是把人本身作为根本追求的过程。
四、哲学不是枯燥的,反而是灵动的,是诗性的,是美丽的,是开心的。我们应当从生活中寻找哲学的真正的快乐——即感悟!
————————————
学哲学,当然要用哲学,用于心,而非用于形也。
另,还须警惕成为一位哲学教授,哲学教授总是企图建立自己的体系,缺乏灵性,缺乏生活的质感。
如果仍然有人学哲学,可以推荐几本有意思的哲学书,可能有些不是严格意义的哲学书,但别有洞天:
黑格尔——《小逻辑》;
萨 特——《存在与虚无》;
老 子——《道德经》;
孔 子——《论语》;
李 贽——《焚书》、《续焚书》;
顾 准——《顾准文集》;
周国平——《诗人哲学家》;
刘小枫——《拯救与逍遥》、《走向十字架的真》;
何怀宏——《良心论》;
张承志——《心灵史》;
史铁生——《灵魂的事》;
王小波——《我的精神家园》;
索甲仁波切——《西藏生死之书》;
……
(注:本博客文章版权归属林格,不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