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钱和没钱的界线

(2011-09-09 19:46:58)
标签:

有钱人

没钱人

出租车

私家车

刨腹产

杂谈

分类: 巧明在中国(之六)

    回国期间某日坐姐姐的车出门,路口处等信号灯时,过来个要饭的、挨个敲汽车玻璃,姐姐隔窗给了他个喝光的瓶子——看他不挑东西的样子,倒是很有职业道德。

    几天后又和先生打车出门,同样在路口等信号,同样有要饭的过来敲玻璃——除了我坐的出租以外的车玻璃。我实在好奇,问司机:“他怎么不过来跟我们要啊?”

    “他们不会跟乘出租的人要的,因为知道开私家车的人才是有钱人。”司机很自然坦白。

    “哦!”我恍然大悟。翻给先生听,于是他也大大“哦!”了一声。

 

    在日本,很少会在街道上看到出租车,如果要打,要么去车站——出租车排着队等偶尔才出现的客人,要么打电话叫。这里,反倒是有钱人才经常坐得起出租。

 

    前几天看到日本某媒体介绍世界各国的‘生产’情况:中国北京等大城市的刨腹产达到50%以上,韩国40%,美国和英国不到30%,日本最少、只有16%的人才刨腹。而WHO的标准是:应该把刨腹产控制在15%以内。抛开很多人以为刨腹不疼等误会、医生技术水平(水平低的才愿意刨哦)、医院创收等问题,某些地方以能否做刨腹为有钱人的标志。譬如巴西,某些医院的刨腹生产率差不多高达80%!

    话说回来,绝大部分的观念是随发展阶段而变化的,而与国民性无关。相信等到发展中国家成长为发达国家时,包括这些衡量是否有钱的价值观念就会彻底改变了。

 

    不过我因此知道了我在某些人眼中的形象:没车、裸婚、房奴、雇不起保姆(包括钟点工)、自己生孩子——彻头彻尾的穷人,大概就差要饭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可怕的女人
后一篇:硬汉柔情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