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晓松是来砸场子的——评《最强大脑2》第一期

(2015-01-06 20:37:14)

    《最强大脑》是我2014年看过的最好的智力节目,里面的强人着实让我惊呆了,原来这个世界上竟然有这么多“超能力”者,很多常人无法做到的事情被他们做到了。

    在第一季节目中,除了选手让我惊艳之外,主持人蒋昌建的出场也让我一下子陷入了回忆中,曾经的“狮城舌战”,曾经的最佳辩手,没想到,主持也能拿捏得这么好。

    相对而言,几个观察员却是各有特色,梁冬、陶晶莹、李永波涉足不同的领域,用自己的判断给分,虽有一些争执,但也相对在一个比较平缓的程度,不同的矛盾推动着整个节目的发展。

http://img2.cache.netease.com/house/2014/12/30/2014123016370902139.jpg

    很快,一年过去,第二季袭来,第一场强势播出,虽然辛哲的默画让人感动又惊叹,但更多的人却对观察员高晓松产生了极大的非议。

    那是第二个选手吕飞龙,这个魁梧的男人,用音带控制自己声音的频率,以期达到和玻璃杯一样的频率,产生共振,震碎玻璃杯,这在常人几乎不可能出现的情况,却在吕飞龙身上实现了。当时还没表演时,通过VCR介绍和专家的解读将该种情况的难度描述了一番,尽管如此,高晓松却给出了一分,在我看来,这个叫做难度分,就是观察员觉得难度大小,一分代表在高晓松看来,这个很简单,既然简答你倒也说出理由,但他的理由却是非常牵强——在他的认知范围之外,潜台词就是觉得吕飞龙作弊,用了其他的方式弄碎玻璃。

    我觉得这个就有点太过分了,高晓松难道是来砸场子的?

http://szb.dlxww.com/dlwb/res/2014-12/27/A19/res05_attpic_brief.jpg

    超出认知范围,那你也得根据难度打分,什么叫做以为是作弊就可以打低分,这样的态度很不负责任,就像选手所说,颠覆了高在他心目中的形象,后来,选手完成任务,高晓松依然如此认为,没有任何的后悔,想必很多观众都怒了吧。

    那么在我看来,这也许就是节目组的一种安排,这样就有收视率了,但不可否认的是,高晓松的这个打分很伤人,于是也就有了#高晓松滚出最强大脑#的微博话题,群众的眼镜都是雪亮的,你这么弄难免被人说你不公平。

    《最强大脑》的看点在于不同的高手展现不同的能力,能力有强弱,然后有观察团和科学评审平点,魏坤琳有的时候给的分都比较低,但他有他的理由,我很佩服他,觉得这才是真正的评审,就像这期节目,那个刘健的大挪移能力,其实看过第一季的都知道,其实这个不算啥,所以就算有范冰冰的“逼迫”,他还是坚持住了自己的意见,对,打分要有理由,但高晓松的1分又是一个什么理由,讲不出理由就说人家作弊,要作弊,一个大卫视,会找一个会作弊的人过来?

    第一季的观察团中,也有个和高晓松类似的角色,就是梁冬,相比之下,梁冬有的时候那种感性的东西反而更让人能够接受,而高晓松这种自以为是的,真的不讨人喜欢,当然,人家不在乎,包括上次他参加《奇葩说》录影,把一个清华毕业生说的一无是处,我觉得那个毕业生也挺冤的。

    所以,找这么个人来当观察员,对于节目组来说是巴不得,制造话题,所以我说,高晓松同学就是来砸场子的,但只是希望,对于这样一档综艺节目,还是多保持一份尊重吧,包括对节目,包括对选手。

    最后说一句,第一场嘉宾范冰冰表现非常好,范爷的情商无敌,能玩能说能闹,范爷不红,天理难容啊!

http://img6.cache.netease.com/house/2015/1/1/2015010113363775bcb_550.pn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