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匆匆那年》:我们再也回不去了对不对

(2014-12-07 22:43:54)

    感谢上苍,让我生在1983年。

    这个年代有这个年代特殊的记忆,当我们这群人步入而立之年,市场上突然涌现了一批讲述80后青春记忆的小说,也终于有人将他们拍成影像,让我们这批人感怀青春。

    近几年,先有《那些年》,后有《致青春》。2013年赵薇的《致青春》将这种类型的影片推向顶峰,席卷7亿票房,当熟悉的记忆碎片通过影像一幕幕出现,很多人热泪盈眶,感触青春不再,我们再也回不去了,尽管这片拍得遭受很大的诟病,但依然无法阻挡大批80后进入影院。后来的《同桌的你》拍得又烂了点,但打着青春的幌子依然有了4亿票房。所以,这部《匆匆那年》,不管怎样,三四亿票房应该不在话下,不管他拍得怎样,一样会有我们这样的人过去埋单。

    因为青春,因为回忆,因为那年匆匆。

    一、关于音乐

    影片开始于1999年,主人公高一,后来根据剧情推算,应该是1999年上半年他们高一,也就是高一下半学期,方茴转学来到育才中学,而我在1999年的下半年进入高一,几乎同步。

    青春是一段记忆,是我们的曾经,当我们现在在忙碌的生活中为了生计奔波时,已经很少谈及青春,更多的时候就是像影片开头那样,在同学聚会上扯淡吹牛,讲讲我们的记忆和曾经,其他的,就没了。但是,当有一些细节出现的时候,还是会有感动,所以,动力火车的《当》适时响起,我感动了,但那场架只是看似打得欢畅,所以,篮球赛搭配《灌篮高手》主题曲,还有教练那句“你们是最强的”出现,我感动了,但那场球只是看似精彩。对的,只是看似,因为,我认为,这里的情节都是牵强的,仿佛是为回忆而回忆,为插入而插入,所以,感动我们的也就是也只能是这些所谓的细节了,更确切说是那些配曲吧。

    音乐有一种魔力,将你拉回那一天那一刻,所以,当《我是歌手》的舞台上出现黄贯中的《海阔天空》、周晓鸥的《爱不爱我》、动力火车的《当》,大家都会有所触动,本片中的这些配曲当然也是。

    所以,这些感动,无关情节,只关音乐。

    二、关于情节

    我还没有看过原著,刚从天猫上买了一本,光从电影中看情节,里面有太多的牵强。

    最让我无法接受的是陈寻和方茴莫名的分手,两个青梅竹马的年轻人,一起考入大学,甚至于一方为了一方放弃了13分(且不说,陈寻强大的估分能力),理应经历了一些风吹雨打(什么同学嘲笑啊,什么老师家长阻拦啊),要分手,好歹也要出现一些事情才能是,但电影里告诉我的细节是,陈寻和方茴本来还在好好的约会,甚至于都要发展成上床了(虽然方茴在生日前一周没有答应陈寻开房,但那句我生日的时候,我们好好待一天,那就是赤裸裸的暗示),第二天,陈寻居然可以忘记女朋友为其占座和红颜知己去看升旗(你升完旗也可以来上课的嘛),然后好像一周之内就没有太多联系,居然还明目张胆地在食堂和红颜知己搞暧昧,再然后,就是陈寻发现方茴崴脚了,执意送她去医院,但她在生气不肯去(也是应该的,你和别的女的暧昧,不生气才怪),但陈寻居然没有太多的坚持和解释,任由这样的事态发展,直到发现自己“喜欢”上了红颜知己,那分手那就势在必然了。

    从上述情节,我只能认为陈寻出轨了,就算没出轨,你女朋友误会了,你也没有好好解释和挽回,这段分手错就在陈寻嘛。如果你要合理解释这个分手,那么,或者你让方茴也出点问题,比如无理取闹,比如无端猜测,比如吵几次架等等,那么陈寻喜欢上另外一个人也就有了合理解释,否则,我怎么想都不应该。

    至于后来方茴跟一个无关人员上床破处,这我就更无法理解了。

    就算上述情节都合理,那么在最后,方茴流产,陈寻为其出头承认孩子是自己的,两个人抱在一起,那么总可以好好在一起了吧,居然就没有后来了,从后面情节看,两个人居然就各奔东西,再也没联系了。

    各种不合理的情节让我百思不得其解,我只能认为陈寻是个很贱的男人,脚踏两只船,而方茴则很可怜。

    三、关于演员

    彭于晏和倪妮是两个很好的演员,在这么不合理的情节下表演,如果不是彭于晏,这个角色会非常让人生厌,如果不是倪妮,估计大家也就真的找到了陈寻出轨的合理之处,可惜的是,两个演员被情节毁了。让我想不到的是,魏晨演得很不错,几段戏都有上佳表现,虽然台词功力还很不够。郑恺演多了这种逗逼配角,这里就不多说了,无功无过吧,但,张一白导演,你能不能不要让陈赫演一个貌似被万千少女追捧的校草吗?溜冰场里,苏凯带着一阵风出场,左一拳右一脚干翻所有人定睛一看,原来是小贤哥,顿时出戏,就算后面打篮球,都没有觉得有哪些过人的帅气,打动林嘉茉这不就是个扯吗?我看倒是15年后,那个贱贱的副行长再次出现的时候,才最最符合他的身份。

    最后可以说说刘雅瑟,就是那个刘欣,《我型我秀》冠军OP组合那个,《致青春》里的朱小北,我不知道她为什么要改名字,只是要是我参加同学会,有个二逼这么咄咄逼人地问我,我就一定受不了,好歹你漂亮点我还能凑合跟你讲讲,你男不男女不女的,我跟你讲个毛线啊。最关键的是,酒吧结束后,居然就把陈寻给“干”了,这到底是什么情况。

    四、关于细节

    上面说到过歌曲,当然,作为青春片,还会有一些很俗的细节。

    打架、滑冰、上课捣乱、篮球、怀孕、大学夜聊,看一次还是新鲜的,看多了就觉得无趣了。

    整片看下来,除了歌曲这个细节,其他的并没有太多的过人之处,很多情节甚至都落入了俗套,我想,这也是豆瓣给出了5.6低分的一个原因吧。

    五、关于青春

    每个人都有关于青春的记忆,青春记忆里曾经的课堂,曾经的同学,曾经的老师,曾经的他和她,影片的题取得很好,叫做《匆匆那年》,最后那句话也很好,“不悔梦归处,只恨太匆匆”,不管我们的青春发生过什么,那都是我们的青春,都是值得纪念和回忆的,只是匆匆而过,太过短暂罢了。

    也正是因为青春短暂,所以我们都很珍惜。也正是因为青春短暂,所以当我们看到那些碎片,都会热泪盈眶。

    这部片子本身没有太多值得称道的地方,只是因为有青春的碎片,所以才值得一看。看的时候,会想起曾经度过的一些岁月,会想起一起打闹的同学,当然,也会想起暗恋的她,会想起心动的时刻,会想起美好的青春时光。

    是的,我们已经没有了青春,我们再也回不去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