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进广播台的同时,我也进了勤工助学协会,协会对我大学的影响应该算更为巨大。
记得那时是我们院系的一位学长,姓王,他来我们院大一调查贫困生情况,因为我那个时候是男生负责人,所以我带学长去了各个寝室了解情况,学长告诉我,他是勤工助学协会的,就是开学时候那个绿色通道的工作人员,帮助办理国家助学贷款,他就是来了解每个贫困生的情况的,结束之后,他又告诉我,协会过几天招新,如果有兴趣,可以过去看看。
过了两天,我去了协会的招新地点,也就是那个戴着学士帽肖像的对面,现在已经是一片草坪,当初那里是个二层小楼,一楼是个大厅,供各个院系或者社团当晚会地点,曾经的第二届主持人大赛复赛、好多院系的迎新晚会等都是从这出去的,二楼就是勤工助学协会的办公室。
我去的时候,里面人很多,招新的部门有乒乓球部、保结员部、外联部、创业部等,我当时也不知道自己适合哪个部门,看到那么多人,也害怕,但,突然看到一个学姐前面非常冷清,部门是阳光地带网站,学姐脸胖乎乎的,很待人清,我就坐上去,跟她一顿聊。这样的招新后来我大二、大三、大四都经历了,一般我们也没啥准备,就是来个人就聊,各种聊,然后从中看他素质,其实,对于很多社团来说,是不太涮人的,80%都能进,所以,招新就是报名,但对于像勤工助学协会、广播台这样的大社团来说,招新就显得非常正式,有些还有二面、三面,俨然一个求职过程,所以,这在我后来求职过程中显得非常有自信,而且表现还不错。
聊完之后,学姐让我等消息,又过了几天,我被通知参加面试。面试那天,我进到了那个二楼里屋,一直被我们当作神秘的小屋的小办公室。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