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5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昨日落下帷幕,影帝影后也都与大家亮相,看着热闹的红地毯,风光的大腕明星和精致的舞台布置,25届有了个25届的样子,颁奖也是惊心动魄,明星们在颁奖时刻都煞有其事地摒住呼吸,等待那激动人心的时刻。
梁家辉又获影帝了,周迅打开香港市场了,黄秋生周杰伦“父子”金马之后再携手了,《龙城岁月》笑傲江湖了,《如果爱》唯美了,《七剑》哭了…………
一场颁奖礼几个小时之后也就这么结束了,其实,在之前的预测来看,除了梁家辉和郭富城的影帝之争有点悬念,其他大多没啥意外,颁奖礼也就那么回事,颁完之后,该庆祝庆祝,该高兴高兴,就算没有得奖的那些人,摸爬滚打那么多年,这点承受力还是有的。
金像奖今年的排场也算很大,内地对他的报道也多了许多的篇幅,尽管央视6套的同声传译很傻比。但在这风光和繁荣的金像奖背后,却难掩香港电影的落魄和无奈。
香港影人一直在呼吁要振兴香港电影,但在2005年看来,香港电影也就那么回事,留给我们更多的是失望和叹息。
这看似繁荣的颁奖礼后面,实则藏有深深的隐患。
第一,没有好剧本。我是一个普通的电影受众,在我看来,一部电影至少得有一个逻辑清楚、思维正常、起承转合的故事构架,就算你想玩点深沉的,也得让观众理解你的深沉,但譬如《杀破狼》《三岔口》《童梦奇缘》《阿嫂》这样的电影,我看了之后很快就忘了其中的剧情,留给我的还不如是甄子丹的武打、刘德华的变身抑或郭富城的演技。这样的问题同样存在于内地电影,大牌导演的大制作下就是一个空洞的故事,令人食之无味。
第二,演员青黄不接。不说内地演员,现在年轻的香港演员能真正拿的出手的又有几个,很多人又唱歌,又演戏,并且一大堆一大堆的广告、代言,他们有多少能够静下心研究角色,并投身电影。梁朝伟、周润发、张曼玉、张国荣、梅艳芳、周星驰,他们的继承者在哪里?近两年的影帝和影后,影帝是四十出头的前任影帝,影后被内地年轻人夺走。当一批批影人老去,年轻一代却依旧浮夸,纵观香港电影的年轻一代,也只有张柏芝和吴彦祖的演技值得我的认同,剩下的,但愿有,而我没有想到。
第三,导演的落魄。关锦鹏的《长恨歌》受到了唾骂,徐克的《七剑》搞了个盛大的首映式,却在关键时刻一败涂地,我其实比较欣赏尔冬升,当年香港电影不景气的时候,他拍了一部《色情男女》,刘青云在里面饰演了尔冬升,导演就是需要这么一个勇气,在喊要振兴的同时,需要沉淀,需要思考,大制作是其次,重要的是给观众带来好电影。
但愿2006年的香港影人,带给我们的是好看的电影,而不是虚假的繁荣,但愿明年这个时候,26届的时候,看到的是一种新的气象。
更多精彩娱乐八卦评论
1.超级女声,站在鸡蛋上跳舞!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