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超级女声的成功举办,除了造就湖南卫视新的收视神话之外,也让一家原来没有任何名气的娱乐公司出尽了风头。随着超级女声节目的落幕,那些突然一跃成为全国家喻户晓的super star, 都被依照事先的合约规定,被纳入到这家成立不到两年的娱乐公司。而公司的领头人王鹏则被南方都市报评为《2005娱乐年鉴》之年度娱乐人物。
如果天娱公司真是2005年崛起的娱乐界新贵,签约众多超女,本应该是件皆大欢喜的事情。然而,事实上却是许多超女不相信天娱的实力,宁愿抛弃这个所谓娱乐大鳄,也要去冒险寻求其他的东家。而坐拥超女品牌及众多超女的天娱公司,在脱离湖南卫视后的运作中,不但没有能力将超女品牌进一步提升,就连它的发展方向都是毫不明朗的。
天娱究竟是个什么公司,它与超女品牌与经营到底有着什么关系,笔者试图从以下角度分析。
一、天娱的实力
随着超级女声节目走红,大家都逐渐知道了天娱这个超女品牌的经营公司。要了解天娱公司,首先应了解湖南娱乐频道。
湖南娱乐频道是由湖南广电集团统管下的湖南第三大电视台。所谓第三,实际上离位居前两位湖南经视、湖南卫视有着很大的距离。其实,关注湖南电视的人都知道,湖南电视多是以娱乐立台的,而娱乐频道从开始成立的时候,是配备了强大的实力的,汇集了湖南大批的优秀电视人,主持人中包括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安虎、谢珊、陈娟、晓萱、左小青、何苗等一批人。从当时的环境和实力来看,娱乐频道本来在湖南电视界是可以与经视、卫视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但奇怪的是,这个电视台却走进了人员大量流失的怪圈,与湖南经视、卫视形成鲜明对比。成立时候大家所能看到的一批很不错的主持人到现在几乎全部走光,剩下的所谓头牌主持人就是后来的李响了。从优秀人员的大量流失可以看出一个电视台的管理风格,同样也不难解释为什么娱乐频道与经视、卫视的距离越来越大。
出于竞争与生存的需要,娱乐频道推出了超女节目的前身-超级男声。超级男声在湖南的反响还是可以的,于是娱乐频道又于第二年即2004年举办了超级女声。由于超男比赛的热身和湖南特有的娱乐环境,许多优秀选手的加入,2004年超女长沙赛区是成功的,当长沙赛区进入到十强赛的时候,娱乐频道占有了当地相当高的收视率,甚至于在同本省的娱乐老大哥经视台同类节目PK时,丝毫没有居于下风。为了经营好超女品牌,或者是说为了安置经营好各类比赛的得胜者,娱乐频道联合唱片界的实力公司北京天中文化成立了天娱公司。
天娱公司的注册资本只有300万元,其中娱乐频道60%,天中公司35%,几位高管5%。这个时候的天娱公司从资金来说规模很小;从管理上来看,主要人员来自娱乐频道,自然少不了娱乐频道的管理风格;从平台资源来看,只有娱乐频道。在娱乐频道占湖南电视市场不断收缩的情况下,签约天娱远不如签约经视更有吸引力。即使在湖南,天娱公司仍是个二流的经纪实体。
二、天娱的发迹
天娱是怎样从一个湖南二流的经纪公司而2005年却在全国娱乐界出尽风头?很明显,天娱公司是交了一个好运气罢了。它遇到了贵人相助,这个贵人就是湖南卫视。
虽然同属湖南广电集团,然而湖南卫视却在本地一直被湖南经视压得喘不过气来。在娱乐频道举行超级女声的同时,经视也举行了同类节目明星学院(风格有点类似东方卫视的我行我秀),两档节目各现风骚,这使得湖南卫视在当地影响更加减小。可以想象,拥有本地最好电视平台的湖南卫视,在看见另外两家电视台如此风头出尽的时候,心中的滋味肯定是不好受的,尤其是湖南卫视掌门人是才从经视台过来的原台长欧阳常林,一个不甘寂寞、野心勃勃更不缺魄力的人。卫视也开一台选秀比赛显然不现实,小小的湖南市场不可能容纳三场比赛,而且当时也错过了当年的最好启动时机,选择与其中一家合作的话,那无疑只有娱乐频道的超级女声,因为卫视在湖南最大的对手是经视。
2004年的超级女声全部是由娱乐频道制作的,而湖南卫视只是播出平台。这四个赛区的比赛中,只有长沙赛区是最精彩的,但却只是在本地直播,而其他赛区由于多当面的原因,大多是热闹有余,精彩不足。不过,出了省的湖南卫视因为在全国拥有不错的覆盖率和收视群体,这几场并不精彩的选秀节目还是在当年的全国电视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天娱终于傍上了大款,它的艺人终于可以面向全国市场。
为什么说天娱是傍上大款了?天娱的创意难道不是财富吗?实际上,2004年全国开始的选秀电视节目已经不少了,除了湖南的明星学院、超级女声之外,还有东方卫视的我形我秀、华娱卫视的我是中国星等节目,这个时候,创意已经不是独占性的优势了,是谁有能力办好这档节目。天娱开始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当年又撇开湖南卫视,联合河南卫视、济南、吉林等几家电视台搞了超级男声节目,结果反响甚小,被淹死在默默无闻之中。
实际上,在全国电视台中,真正有能力并可以不受局限地办好选秀节目的只用两家电视台,那就是湖南卫视和湖南经视。但湖南经视是地面电视台,它无法与湖南卫视在全国范围内竞争。因为只剩下了湖南卫视。
湖南卫视为什么不撇开娱乐频道、天娱公司,自己举办这档节目呢?其实这是因为两家的老板都是湖南广电的缘故。湖南广电希望各电视台竞争,但还不至于让大家陷入到战国格局的地步。总之,经过多方角力与协调,2005年的超级女声继续与湖南卫视合作。湖南卫视成为超女节目的主要制作方,终于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去运作这个节目了,而娱乐频道则负责部分赛区的制作,天娱公司负责通吃这档节目的附产品-超女。
事实证明,湖南卫视的运作水平远超过原来娱乐频道的制作,通过与蒙牛公司的经典策划,大手笔的宣传推广,精致多彩的节目制作,使得2005年的超女战胜了其他传媒体豪强的同类竞争,获得完胜。天娱公司则依照原来的协议,分得这些已经红透天的超女艺人的果子。
三、天娱是如何经营的
如果说天娱在起步时候缺乏一定的实力和基础的话,如果善于经营的话,凭借它从湖南卫视检到的便宜,还是可以创建一家优秀的艺人公司的。可是,由于前面提到的原因,天娱不是一个会用并善待自己资源(尤其是人力资源)的公司。
天娱虽然是一家新创立的小公司,但它的结构还是不错的,一家电视媒体,一家唱片公司,其实也算得上黄金搭档。特别是其中的天中公司也书中国很有影响的唱片公司,在歌手制作方面有非常不错的经验和实力。
众所周知,经营电视节目与经营艺人,特别是歌手是有差别的。前者是快餐式的,需要热闹,需要有明星气质的参与者迅速地吸引眼球,后者则需要参与者有鲜明的特色与个性,否则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只能昙花一现而得不偿失。
天娱显然不明白这个道理。在2004年的超女比赛中,前四强的选手中冠军安又琪虽然最具星相,但却是最没有特色的选手。从舞台和歌曲等综合能力来看,她不但无法和同类型的蔡依林、萧亚轩等港台明星相比,在内地也远不如王蓉、爱戴和孙悦等。但天娱把安又琪的打造作为重点,但由于她缺乏继续雕琢的潜力,实际上只是将她在超女比赛中聚集的一些人气变现赚钱。
2004年超女中真正有特色的是张含韵和STRINGS两组各手。说张含韵有特色并不是指她的歌唱水平,况且象她这样长像有些乖巧的女孩也实在不少,但问题是在大陆歌坛里没有与她同类型的歌手,若是在非常有经验的经纪公司的打造和策划下,她是有可能成为填补空白的偶像歌手的。很幸运的是她遇到了有丰富经验的天中公司。当然,首先是她很幸运地没有获得冠军,因而没有被庸才公司留下。
另一个有特色的歌手是STRINGS组合。其实道理也是一样的,她们是非常优秀的歌手,在大陆有实力的歌手中,她们也是独有的。她们在总决赛的名次靠后当然不是实力和市场认可的问题,她们超女比赛的预热机器,也不象其他的选手那样,比赛是湖南卫视向全国直播的,加之她们的歌曲多是民谣或卡百利的风格,这是比较慢热但喜好群体依然巨大的市场。她们在湖南赢得了巨大支持,有17万的票选给了她们,但没有来得及在全国观众面前展现。
天娱自作聪明地收揽了安又琪,弄出象《你好,周杰伦》这样肉麻歌曲开始了自己的运作,却将张含韵放给了合作者天娱公司,将STRINGS放在公司的板凳席上,间或地做一些商业活动,主持几次电视节目。让有潜质的歌手去主持,让有主持能力的人去唱歌,这就是天娱经营艺人的理念。但是天娱却始终没有打造出优秀的主持、优秀的歌手。
四、天娱的人道
对于电视媒体、艺人公司来说,人是最重要的资源。湖南电视有活力,是因为其有一批优秀的电视制作人、主持人。聚集并留下最优秀的人才,是电视台创新、发展的最根本动力。湖南卫视、经视在本土乃至全国具有领先优势,是与其电视制作人、主持人相对稳定分不开的。
天娱的管理层来自娱乐频道,这是一家所有优秀主持人都走光了的电视台,很难想象那些本来已有些名气的主持人离开湖南这片电视人最适合的土壤,去远走他乡,甚至改行的原因。但可以确定的是娱乐频道并不在乎这些,依旧在坚持自己的强硬风格,并让这种风格承袭到天娱公司。但是,它们可能忽略了“双赢、多赢”才应当是商业经营的优选模式。
天娱的第一次破裂是股东之间的破裂。本来天中公司是一家专业的唱片公司,它们的存在是成功打造超级歌唱系列不可或缺的资源。然而,还在2005年广州赛区的时候,天中公司悄然地退出了天娱公司,那个光头胖子金炎从此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张含韵的打造上。
天中的退出直接就导致了天娱公司专业素质的明显下降,这一点可以从评委的水平中可以看出来。在2005年超女比赛中,长沙赛区、河南赛区是由娱乐频道制作的。由于天娱及娱乐频道选拔歌手仍局限于所谓星相的狭隘思维中,结果在评委和观众的交替作用下,既淘汰了特色歌手,又淘汰了所谓的偶像派。在杭州赛区,由于天娱的部分介入,闹出了所谓偶像派与实力派的PK笑话。
与股东的合作尚且如此,更何况是实际沦为天娱包身工的签约超女呢?哪有歌手不想签到优秀的唱片公司、经纪公司的呢?当这些红透天的超女们陆续依约到天娱公司的时候,于是矛盾爆发了。天娱公司在天中退出以后,只是一家二流的艺人公司,就是倾其全力,也难以打造这么多已经红遍全国的超女。何况它的品位和经营理念还存在明显的暇疵。
天娱与超女的矛盾主要体现在:第一,超女多是追求歌唱梦想的,而天娱则不擅长也无兴趣于歌曲制作。第二,天娱企图打压超女以试图更好的管理她们与她们实际的人气存在很大差距,要知道人气既是超女的价值,也是与天娱讨价还价的资本。第三,超女们如果不继续打造,比如制作优秀的唱片,只是依赖超女节目产生的人气,是很快会被透支光的,但天娱过早地进入了收获期。第四点,也是最关键的,超女签约天娱并非心甘情愿。超女们并不是因为天娱适合自己的发展而选择天娱,而是她们参加超女节目必须附带的条件。就象我们吃饭后必须洗碗一样,谁会喜欢洗碗呢?更何况,在那一纸8年的合约中,天娱又承诺了多少义务?
张靓颖、周笔畅是全国级的人气歌手,离开天娱自然是明智之举,她们在天娱除了赶通告、跑商业秀场外还能干什么呢?况且,在天娱人的眼里,她们永远只是超女的第二、三名,而离开天娱她们就是不可复制的自己,都是NO.1。
超女合约本不是超女们的自愿选择,不过是天娱利用超女希望参加湖南卫视节目的意愿,而胁迫她们签订的协议。这本来是取之不义,但天娱其实也是有机会修正这种形象的,比如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对于签约的超女负责,为有潜力、才气的超女制作好的音乐。但是,天娱没有这样做。相反,象STRINGS这样优秀而略带个性的歌手,却因为天娱的经营品位或者是不甚讨好的缘故,竟然被天娱放在板凳上一直搁置。如此作为,对于如张靓颖、周笔畅这样的人来说,履约天娱,无异于自陷绝境。古有燕昭王千金求马骨,而今天在天娱所看到的,只是落难的仙子,被斥为丑小鸭的天鹅。
当天娱公司因为手持超女品牌而口出豪言的时候,可否想一想这些超女是怎样转化为巨大财富的?没有湖南卫视的平台、推广和制作,天娱的超女又价值几何?反过来,湖南将优秀的选手交给不甚负责的天娱公司,在电视媒体竞争还是非常激烈的今天,是否还能期望下次会有更多、更好的参与者?没有了演员,没有精彩的内容,电视台又能做什么?
如果天娱能有鉴别潜力歌手的能力,如果天娱能有打造优秀歌手的能力,如果天娱对旗下的艺人多些责任,少些掠夺,或许凭借今年的机会,是可以成为一家优秀的艺人经纪公司。但是,有些条件和特质是天生的,当天娱在2005年娱乐界出尽风头的时候,为什么要露出镶金的牙齿和卷起的裤筒?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