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再闲扯几句日本

(2006-02-28 23:19:51)
光看A片不能了解日本,光看咱们的中学课本就更不能了。那么怎么着才能呢?一个比较便捷的方法,是到这儿看看:
 
 
去年夏天我们在日本采访,王轶庶同学不停地拍照片,拍了8000多张,左盘右桓磨磨叽叽,折腾得我直起急。
不过丫磨叽得很值得。在丫的照片里,你能看到这么些东东:
靖国神社、武道馆、广岛原爆纪念公园、京都的东本愿寺、新宿;
民粹、信仰、国家情感、民族传统、现代生活,城市;
秩序、整洁、纪律、忠诚、疲惫、颓废、麻木、教养、理性、野蛮、孤独、自私、幻灭。
 
织田信长的战前歌是这么唱的:人间五十年,如梦又似幻;一度得生者,岂有不灭乎。伤感完了,就是冷酷。我觉得这就是日本人的精神核心:人生如此虚无,且让我们极尽悲哀地去寻找美与光荣吧。
这种“绝境选择”的态度,好比人们常常面临的一个老问题:假如你只有最后一天的生命,你会干嘛呢?日本人用行动做出的回答是:8小时做爱,8小时赏雪,8小时赴死。
 
赴死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切自己的腹,一种是砍别人的头然后死于战场。真正操蛋的地方在于,这两种方式都会让他们产生优越感、正当感和价值满足感。
 
知道拜伦吧?丫的一生,某种程度上,差不多就是日本式的一生。
浪漫的、冲突的、邪恶的、纯洁的、冷酷的、超越常识而不讲人情,套用兰波同学的一句话来说就是,“必须永远年轻”。
 
小泉为什么执意参拜靖国神社?因为他有一种与信长一脉相承的精神世界,他为神风敢死队之“同期的樱花”感动落泪,就是明证之一。其实这种情感也正是全日本的集体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否则为什么每个日本人都很清楚小泉是个不理性的“怪人”,他的支持率却极高呢?
小泉所谓“(参拜)是精神的事”,其实完全可以理解。只不过,这确实是一种本质上很苯、很坏、很可怜的文学青年的精神。
 
过犹不及。危害人的即是邪恶。过分的精神就是操蛋的精神,过分的民族主义就是操蛋的主义。哪国都一样。做人要做害人之心不可有的人。战争是不好的,战争很恐怖,谁死了都害怕,谁死了妈都心疼。这总不能算高调。祖国利益高于一切才是。如果祖国里的人活得不舒展自在的话,祖国就什么都不是。
 
图像更有说服力,再贴一次王轶庶同学的BLOG地址:http://wys.blogbus.com/index.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