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满爱心的孩子们和热心市民
委托晚报一线记者直捐灾区的钱
沉甸甸
我们不负重托,积极落实
为受损严重的灾区学校捐个图书馆
选好书将于“五一”后发过去
郑州晚报记者
张翼飞
按照之前的预约,昨日,从早上9点开门营业,一刻不闲地忙到上午11点,中国工商银行郑州陇海路支行的工作人员,终于把二七区兴华小学委托郑州晚报捐给雅安地震灾区的爱心捐款,算了个清清楚楚。最后的数字是26400.57元。
4月22日,雅安地震发生后,作为郑州市第一个给灾区捐款的小学,兴华小学2139名师生都捐了款,最多的一名学生一人就捐了1000元。他们还第一时间与郑州晚报联系,委托奔赴灾区采访的记者,直捐给那里的孩子们,最初的倡议是“我为灾区捐瓶水”。当日,校方统计捐款总数为22874.9元。
同一天,金牌米线馆的负责人来到晚报东区记者站,捐出了3家店两天的营业额6530元,也请晚报前方记者把钱用到最需要的地方。
在雅安,郑州特派记者马健、冉小平、王战龙经过实地深入地了解情况,发现虽然地震破坏了自来水管网,但经过当地快速抢修和全国大力支援,饮水已经不是最困难的,运输和道路是最大障碍。
他们在采访中见到:震中芦山县龙门乡是此次地震受灾最为严重的乡镇之一,晨阳希望学校是龙门乡3个中心学校之一,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三,9个年级21个班,共900多名学生。在这次地震中,学校教学楼、宿舍等出现了大面积裂缝。他们暂时在帐篷里上课。
经过与捐款单位和报社领导沟通,各方达成共识:所有款项将购买图书,并为学校捐建一个图书室。
后方记者很快与当当网联系,对方很快提供了一份近6000册的少儿读物书单和价格,供给灾区孩子们选择。
一个名为“我给灾区同学选本书”的活动随即在兴华小学开始,因为书目太多,孩子们又面临期中考试和“五一”放假,所以在节后,最终的捐献书目和数量才会统计出来。
为了保证捐款的安全,昨日记者到工行先将钱存入。认真清点之后,又多出3525.67元。与校方联系得知,一些老师和同学捐款时,太过匆忙,钱投入了捐款箱,却没有计入总账。
这些钱,沉甸甸,其中包括不少几角的纸币、一元、一角的硬币、甚至分币,这也是耗费了银行工作人员整整一上午时间的主要原因。它们代表着孩子们的童心和信任,也寄托着家长们的希望和情怀。
连同米线馆的营业款一起,郑州晚报一定会用好这笔钱,把精选的图书尽快发过去,让图书馆尽快建起来,让芦山县龙门乡晨阳希望学校的学生们感受到绿城人民的浓浓爱意。同时,让知识的温暖平复他们受伤的心灵,照亮他们明天的梦想。
新闻链接:龙门晨阳希望学校昨下午复课
2013-04-24 来源:绵阳晚报
本报讯(特派记者 张登军
文/图)“同学们,你们可以用头写字么?会用屁股写字么?”昨(23)日下午2时,在芦山县龙门乡晨阳希望学校操场内的帐篷学校里,绵阳三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赵红,向教室里的70名学生提出了这个问题。听到这个问题,孩子们几乎都一脸茫然,有的神情表现紧张。
“大家跟着我的动作来。”看到这个情形,赵红在讲台上双手卡腰,晃起了脑袋,扭动起屁股。看到这个动作,同学们一下子笑了起来,纷纷从座位上站起来,也跟着扭动起来。原本气氛沉闷的教室,也因此而活跃起来。
这是2013年4月23日下午2时,晨阳希望学校9年级的70名同学走进帐篷学校,正式复课。第一堂课,就是赵红给孩子们上的心理、生理辅导课,他用特别的方式,让孩子们脸上恢复了笑容。
这个帐篷学校里复课的70名学生,是由两个班级合并而成的。得知帐篷学校将在23日下午为9年级学生复课,在龙门乡开展医疗救援的绵阳三医院的医务人员主动找到学校,提出为孩子们进行心理、生理安抚。
在随后的课程中,第二堂课,学校老师给同学们讲解震后安全常识。第三堂是音乐课,老师教他们唱的是《阳光总在风雨后》。对这首歌曲,很多孩子都会唱,袁潇坪同学还现场独唱了一次,赢得大家的喝彩。在这个特别的时刻,歌声让人感动,也多了几分阳光的色彩。
对这个特别的课程,骆星容同学记忆特别深刻。22日下午接到老师通知说,将在23日下午复课,她心理既高兴又难过,在地震中,家里房屋严重受损,有个表弟不幸遇难,想起这些她的心里就特别难受。
不过,在昨下午复课之后,她一下子就开朗起来。放学后,她还主动申请打扫教室,嘴里还哼着那首《阳光总在风雨后》,因为她相信,“走过风雨,总会迎来阳光。”
晨阳希望学校副校长高仁刚介绍,学校有学生916名,有两名在地震中遇难。22日下午,前来救援的“铁拳师”帮学校搭建起了4间帐篷教室。昨日下午复课的是即将面临中考的学生,根据板房搭建进度,预计学校在一周内将实现所有年级复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