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转的贴 |
你生活中最基本而始终关切的事是什么?你会怎么回答?
难道答案不是“我自己”吗?如果我们够诚实的话,大部分人都会如此回答。我关心我的发展、我的事业、我的家庭、我所住的那一小块天地,我想要争取较好的职位、享有更好的特权等。我们大部分人主要的兴趣都在自己身上,这个假设应该是非常合乎逻辑的。
事实的真相是:人基本上永远是对自己最感兴趣的。
“不论在性行为、帮助他人、成为伟大的圣人、科学家或政治家的追寻之中,我真正想要的就是一种满足。”世上每个人都想在社会、家庭中争一席之地,甚至还想坐在上帝的右边,这个地位还必须是众人共同向往的,否则就算不上什么地位了。我们似乎必须永远站在舞台上。由于我们的内心经常陷入痛苦和不幸的漩涡中,因此外在如果能受人重视,就算是最大的安慰了。这种对地位、权势的追求,希望在某方面被社会视为卓越的心理,都不过是一种驾驭他人的欲望。这种欲求本身就是某种形式的侵略性。
造成这种侵略性的原因何在?不就是内心的恐惧吗?
恐惧是生活中最大的问题之一。
身体的恐惧是由动物性遗传而来的自然反应,我们此处所谈的乃是心理上的恐惧。
你是否认识自己的恐惧?怕失去工作,怕衣食金钱匮乏,怕邻居或大众对你的评语,怕成就不大,怕失去社会地位、被人讥讽歧视,或是害怕痛苦和疾病,怕受人控制,怕没有爱与被爱的因缘,怕失去妻儿,怕死亡,怕活得像行尸走肉,怕寂寞无聊、不能活出别人对你的期待、失去信仰等。那么,你知道自己的恐惧是什么吗?通常你会如何处理它?你只想逃避,不是吗?
形成恐惧的主因之一,就是我们不愿意面对真相。
首先我们该问自己,到底什么是恐惧?
如果你要我忍痛远离我所熟知的事物和信仰,至少我应该对将去之处有几分把握。从有把握变成没有把握,就产生了所谓的恐惧。
譬如你两年前生过一场大病,病中的痛苦到现在都还记得,这个记忆就会对你说:“小心,别再生病了!”思想随时制造一种不合实情的恐惧感,而实际上你好得很。就会根据这个经验说:“我也会死。”这种念头就带来了对死亡的恐惧。如果不是它,还有没有其他的恐惧?
因此,该为恐惧负责的就是念头,道理很简单,你不妨亲自观察一下。当你正在专心应付某种危机时,你并没有恐惧,等到念头一起,恐惧才由心生。
表面的恐惧你可能注意到了,但是你有没有注意过那些在内心深处的恐惧?
你能不能注视着恐惧,既不加以判断,也不以你所累积的知识来干预它?
只有内心平静时,你才能看见恐惧。假如说:“我要控制它、除掉它、了解它”,你其实是想逃避它。
你通常能平静地观赏一片云、一棵树或河水的流动,只因为它们对你无关紧要。然而观察自己就不是那么容易了,因为自我的要求过于具体,反应又太过于迅速,因此,当你赤裸裸地面对恐惧、绝望、孤独、嫉妒或其他丑陋的心态时,你能不能心平气和地透视它?
你发现原来观察者本身就是恐惧,你一旦认清自己就是恐惧,和恐惧无二无别,自然会停止所有的争斗,然后恐惧就会完全止息下来。
(选自《重新认识你自己》一书,感谢老朱茶馆博客的发现,感谢网友仁山智水的推荐。受益匪浅)
作者:克里希那穆提
(J. Krishnamurti 1895-1986)
克里希那穆提是印度的著名哲学家,在西方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他主张真理纯属个人了悟,一定要用自己的光来照亮自己。他一生的教诲皆在帮助人类从恐惧和无明中彻底解脱,体悟慈悲与至乐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