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存在律(23)

(2022-05-15 10:27:45)
标签:

存在律

境域

分类: 存在律

存在有三重境域和三个层次:

这三重境域是:

如果按照物自体-物自性、虚-实、动-静这种三维属性结构看待存在,这就是“存在”的第一重境域。

存在的第二重境域是四维的,因为存在本身就是从最简单结构的原点开始的,从“原点”向外围的结构性升级和复杂化,就是存在的第四个维度。

存在的第三重境域是整体性的维度,即没有哪一种属性的存在是脱离于整体性之外的。比如当我们进入到“物自性-虚-静”这种存在场,那就应该看到“物自体-实-动”,以及剩余六个向度区间的有机联动关系。

存在有没有第四重境域,有!但前提是我们必须首先找到第五个存在的维度。那就是存在向“反结构”方向演化的一维。比如最简单的一个对比就是物理学意义上的熵增现象,作为现象的实有必然有对应的虚相存在。那么,还有没有第五个维度以及存在的第五重境界呢?当然也有!存在拥有N个维度,这个意思就是说:我们的思想和精神结构可以无限地升级,从无限的复杂性中获得人生无穷的精彩和意义,这就是存在以及存在律的本质、价值和意义所在。

    我们当下面临的一个基本问题就是:既然人类精神、思想、意识,是在大脑的物自体高度结构化、复杂化的基础上产生的,那么我们的精神、思想和意识结构,也就是物自性的结构究竟能否超越物自体?我相信能,但是这个“能”是有限度的,它会遇到天花板。就像一只普通动物的物自体结构始终框制的动物的意识并使之终究无法达到人的思想和精神高度一样。同样,我们人类的思想和精神层次也会遇到一个无法突破的“天花板”。

   从对存在的把握来看,有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现象层次”,掰不开的是关于存在的现象。

   第二个层次是“过程阶段”,化不开的是关于存在的机理。

   第三个层次是“道”,当然是借用来的词,它是在第二层次基础上,对过程的过程,乃至过程的过程的过程进行追问和整合融进的阶段。实际上,我们的思想境界,到此或许也就戛然而止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存在律(22)
后一篇:存在律(24)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