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存在律(22)

(2022-05-14 10:35:46)
标签:

物自体

物自性

微积分

分类: 存在律

与字面意义正好相反,外在决定性是从微观形态积累起来的,内在决定性是从宏观形态分形出来的。用数学的概念作比,物自体的属性需要从其微观状态开始,并累积乃至囤积出来的,所以是“积分”性质的,并势必自带多元性;物自性正好相反,是从其所处其中的宏观形态开始,并分形乃至剖断出来的,所以是“微分”性质的,并自带偏微分性质。

【注】:与人有关的存在都是有限的存在,因此只能属于“现象”,而所谓的真理或本质,从事从现象出发的观念,因此到头来也仍然是“现象”。

【疏】:(1) 道家思想偏重于物自体的属性,在儒道佛三家思想中,其与“科学”的距离也最近。相较而言,儒家思想则更加偏重于物自性的属性,因此才强调“自强不息”、“致良知”,以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奋斗有为的君子和圣人精神。佛家思想其实介于儒道两家之间而别开洞天了,偏重于虚和静的属性。(2)中国哲学应该向西方哲学学习和借鉴的是其对物自体-实-动三种属性进行把握的精致的思想方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存在律(21)
后一篇:存在律(23)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