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悼念纪念 |
分类: 心情 |

又逢夏至
又到夏至了,妹妹家瑛离开我们已经整整四十九年,到明年就是半个世纪了。如果妹妹还在,也已经是奔七十的人了。可是她留在我们心目中的永远是十七岁的花季少女形象。




1969年的夏至,妹妹被一场生产事故留在了黑龙江,从此长眠于她一腔热血奔赴的黑土地。父母亲以“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的名义,教育家人,把悲痛哀伤深藏于心底。并感谢师、团领导,在妹妹身后,按解放军战士的仪式下葬,师部还追认其为烈士,真可谓极尽哀荣。





五十年风云变幻,日月穿梭,妹妹的坟茔也历尽沧桑。最早的十年,年年夏至我们都会到妹妹坟头,为她除草添土,送上一捧林子里自生自长的小花。后来的几十年里,有老指导员李明山常来妹妹的墓地扫墓,因为那也是他的兵啊。2008年6月底,我们随大家回团里探亲,指导员带我们去看妹妹了。青松掩藏了这座不幸的墓冢,墓碑躺在了坟头。女儿采摘了一束地里仅有的小花,摸一摸黑色的土地,擦拭一下已经斑驳的墓碑,我们一家人为家瑛扫墓了。可是伤心复伤心,因为我们不知道以后将会怎么样。

2008年回黑龙江给妹妹扫墓。



担心果真变成了事实,李明山指导员也因病离开我们了,从此妹妹真的一个人孤独地长眠在黑土地。时间嘀嗒嘀嗒走着,嘀嘀捎去我们思念,嗒嗒带回我们的担忧。很多人劝我们,把妹妹带回来吧,和已经离开的父亲葬在一起,可要做成这件事谈何容易啊。我想,如果要让妹妹回故乡,当年父亲就可以提这个要求了。再说母亲健在,已经近百岁的她从没有开口说过让妹妹回来的话。
今年,2018年,适逢上山下乡五十周年,全团各地的知青都又要回去探亲了。我们想到了借此机会,先回去把妹妹的墓地修整一下吧。在魏连长、及许多知青朋友的帮助下,上个月我们终于完成了这件心事。在完成这件事情的同时,我也深切的感受到这真的不只是我们一家的事情,而是无数知青及千家万户挂念的大事。如今,妹妹的墓地犹如一艘小船,十一棵青松环抱,一边傍着黑黝黝的大地,一边靠着密密的小树林子,十分的安稳。我愿四十六团所有长眠在黑土地的知青兄弟姐妹,能到此停一停,靠一靠。也希望记得他们的人,也可偶尔去看看。

1969年5月,父母亲送妹妹去黑龙江。
上海市闵行区金汇路408号


妹妹牺牲后,父母亲为她做了一个相册,留下了这些令人心痛的文字。
上海市闵行区金汇路416号



修整后的墓地。

全靠大家的帮忙。


从西面望过去,像一艘小船。

我们团有那么多各地的知青长眠于黑土地。

今年大家又为这些知青新立了纪念碑。这是后来的老场长。
又逢夏至,想起我在2006年写过一篇“夏至”,纪念妹妹离开三十七年。这是我第一次用文字形式的悼念,今天读来也很伤感。虽然历史不会再重演,但年年夏至依然是我们纪念妹妹的伤心日。






上海市闵行区金汇路428号

写于2019年5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