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京行(六)

(2018-06-09 11:27:34)
标签:

杂谈

分类: 旅游
南京行(六)

南京行(六)

南京见闻

前后也就三天(4月27——29日),蜻蜓点水南京城,怎么好意思写南京见闻呢?体会还是有的,为我再去南京写下一些理由吧

我不止一次说过,上班时候出差去过的地方,都叫“浦发”,格调差不多的装潢。而对一个城市的其他特点就没有什么太多的印象了,对南京也是如此。我记忆中的南京是绿色的,因为我从报刊新闻里听到过,南京的绿化工作做得很好。去过南京的人,都会对南京大街小巷的大树留下深刻的印象。事实也的确如此,在大城市里面,南京的绿化总能排全国第一。

这次去南京,我第一个注意的就是南京的街道。我们住的酒店在汉中路,离新街口不远,大马路上的行道树都是挺拔的梧桐。虽然这些年对梧桐春天扬絮一事颇有微词,但我却对梧桐情有独钟。从小在延安东路长大,宽敞的延安路两旁,种的都是梧桐树。夏天,梧桐树叶会伸进二楼的阳台,微风吹着树叶在栏杆上弹跳,我非常喜欢这种感觉。而南京街道上的梧桐树,比上海延安路上的梧桐树高大多了,很有法国巴黎的感觉。树荫遮挡了阳光,让街道特别凉爽。回来后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才知道南京城绿化第一的由来。是因为1955年彭冲当南京市长时,花大力气狠抓的,让南京市的大人小孩都知道要绿化、美化城市。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几十年后的南京一直担当着绿化第一的美名,成为城市的骄傲。

不过很遗憾,我还真的没有好好拍南京的街道。

南京行(六)

南京行(六)

南京行(六)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汉中路117号

南京行(六)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边营1号

南京行(六)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信府河133号

南京行(六)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太平北路1号

南京行(六)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长江路286号

南京行(六)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中山东路80号

南京行(六)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中山东路133号

这次去南京,不经意间还捡到南京的又一件美名。南京市的特点,是城里就有山有水,名胜古迹掩隐于绿荫丛中,淹没在城市的建筑群中。想去一个景点看看,最方便的是坐地铁啊。我们到达南京的第一天下午,就自己坐地铁去莫愁湖了。在酒店附近的上海站坐2号线,才两站路就到了,2元钱车票。南京的地铁票价很便宜,2元可以坐10公里。而且乘地铁的人不是很多,我们回来时,已是下班高峰时,也不太拥挤。所以后来我们去钟山等地也是坐地铁了。

出于好奇,那天我回到酒店就上网查了南京的地铁。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南京市地铁于2005年5月15日正式通车,是中国大陆第6个开通地铁的城市。截至2018年5月,南京地铁已开通运营的线路共有10条,线路总长居中国第4(仅次于上海、北京、广州)、世界第5位。而且南京的地铁,构成覆盖南京全市11个市辖区的地铁网络,是中国第一个区县全部开通地铁的城市。很了不起吧!以后去南京,都可以试试坐南京的地铁。

南京行(六)

南京行(六)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汉中路134号

南京行(六)

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汉中门大街35号-1楼

南京行(六)

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汉中门大街35号-1楼

南京行(六)

莫愁湖公园

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莫愁湖西路

南京行(六)

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水西门大街

南京行(六)

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汉中门大街1号22FB座

南京行(六)

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水西门大街94号

南京行(六)

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环湖路

南京行(六)

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莫愁湖东路9

南京的旅游景点可真多,我们这次去过的,只是极少的几个。两个晚上我们都是在秦淮河边吃的饭,还坐船游了秦淮河。这个景点的人太多了,让人望而生畏。而且商业味道太重,全然没了想象中秦淮河应有的那种氛围。而秦淮河两岸的小吃,好像也不是南京味儿的 ,不好吃。

南京行(六)

南京行(六)

南京行(六)

南京行(六)

南京行(六)

南京行(六)

南京行(六)

南京行(六)

不过这应该不会影响去南京的其他景点看看。除了钟山还有好几个景点以外,一旁的玄武湖公园也没有专程去过。另外,我查过,南京太平门外的栖霞山和栖霞寺特别适于秋天去,因为那里有漫山的红枫,还有数不尽的古迹。查看南京地图,会觉得可以看看的山山水水真多啊。

从南京回来,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这十多年来,出国游很多,走了有五十多个国家。可是国内游很少,就是省会城市也有很多没有去到,还有许多颇具特色的美丽城市呢,真的应该抓紧开始国内游了。中国有很多高山大河,特殊的地形地貌,有无数古色古香的小镇,小桥流水人家。不过我想还是应该从城市看起,一个地方之所以能发展成为城市、省会,那一定有它渊远的历史,就像我才初见一瞥的南京城。了解自己的祖国,还是应该从历史开始。

南京行(六)

南京行(六)

南京行(六)

南京行(六)

南京行(六)

南京行(六)

南京行(六)

南京行(六)

南京行(六)

南京行(六)

(《南京行》全文完)

2018年6月7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南京行(五)
后一篇:又快到夏至了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