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欧洲瑞士亲情游 |
分类: 旅游 |

旅行随记
在美丽的瑞士亲情游(六)
——洛桑和日内瓦
10月23日下午快4点了,我们离开令人难忘的西庸城堡,驱车前往瑞士的奥林匹克之都洛桑。雨还在下,真是缠绵难奈哦。要是在其他地方,肯定是秋风秋雨愁煞人,可是在瑞士不一样。深秋的雨水,让原本就色彩斑斓的大自然更加色泽艳丽,那深绿,那金黄,都动人心弦。走在日内瓦湖边上,看着浩渺的湖水,飞翔的水鸟,不由浮想联翩。








洛桑位于日内瓦湖畔北部沿岸的中部,是瑞士沃州的首府。1915年起成为“奥林匹克之都”,奥林匹克博物馆的故乡。那是因为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整个欧洲硝烟弥漫,为了使奥林匹克运动珍贵的历史资料和档案免遭战争的破坏,1915年4月顾拜旦将国际奥委会总部迁往中立国瑞士的洛桑。从此洛桑与奥林匹克运动结下了不解之缘,并成为对国际体育界有重大影响的城市。1982年,国际奥委会宣布洛桑为“奥林匹克之城”;1993年12月5日国际奥委会又宣布洛桑为“奥林匹克之都”。
我们到洛桑的唯一任务,就是游览奥林匹克公园。该公园是很袖珍的一座主题公园,因奥林匹克而闻名。我们在门口的喷水池旁留影,又拾级而上参观。园中到处可见到一些有关奥林匹克题材的雕塑作品。有名人的,有标志性的,有各种奥运会比赛运动项目的,栩栩如生。放眼眺望,国际奥委会总部外围的草坪上,随处可见各国奥委会赠送的以体育为题材的艺术品,其中中国奥委会赠送的女子竞走雕塑“走向世界”和反映马拉松赛运动员英姿的雕塑“永不止步”,都让人倍感亲切。












位于奥林匹克公园内的奥林匹克博物馆建成于1993年。正门两旁各立着四根来自希腊的大理石圆柱,据说是世界上最白的纹理最少的大理石。我看到,在博物馆前还有一个火炬盆,火炬在博物馆建成时被点燃,并一直长明不熄。因为时间关系,我们没有进馆参观。








洛桑其实也很美的,可惜没有时间逗留。那天我们住在洛桑诺富特布西津酒店。















10月24日,是我们瑞士游的最后一天,当天下午我们就要进入法国了。在瑞士的最后一个景点城市是日内瓦。
说到瑞士,人们的第一反应从来不会是首都伯尔尼,而是大名鼎鼎的日内瓦。日内瓦是瑞士的第二大城市,位于日内瓦湖的西南角,湖上的大喷泉是日内瓦的象征。日内瓦的湖光山色四季皆具吸引力,它同时是世界各国际机构云集的国际化城市,联合国欧洲总部、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红十字会等等都设在日内瓦。从洛桑到日内瓦有60公里路程,我们应该是从北面进入日内瓦的,先到了国际红十字会博物馆。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是由1863年2月9日亨利·杜南等5人创建发展而来的。虽然我们没有进去参观,但是门口的那些雕塑,那遮天的红十字旗帜,能让我们隐约了解到它在历次世界大战中的重要作用。










我们继续往西走,花园般的城市让人总想伫足,止步拍两张。在前往联合国欧洲总部的路上,遇见一片树林草地,大家又不由自主地脚步跟着心走了。秋日的阳光透过婆娑的树叶,落在草地上,留下斑驳的影子,好美哟!眼前突现一幢欧式经典建筑,门前一汪蓝色的喷泉。大门紧闭,上面有一块牌子的,但我们都不认字。正当大家拍完外景准备离开时,那扇紧闭的大门开了,看到我们一群中国人,竟然热情地招呼我们进去,原来这是一家私人博物馆。
阿里亚娜博物馆由富人雅士雷维约出款捐赠,历经十年的时间,于1887年落成。室内的装潢反映了主人的仿古爱好,陈列的展品都非常精致漂亮。我们是额外的多了一个景点,而且又是非常值得看的,因此把博物馆里里外外看个遍,同样也是美不胜收。


















继续往东来到了万国宫,即联合国欧洲总部。一如原来的样子,隔着铁门拍一张万国旗,站在门口留个影,很快有人会过来让你们快走。万国宫对面的大广场上,有一张高大的缺了一条腿的椅子,意味着要和平不要战争吧。在这里遇见了很多游人,很多中国人,甚至上海人。












午饭后,我们来到了日内瓦湖畔,看大喷泉、大花钟。每年春天,大喷泉就会从日内瓦湖上喷起一柱擎天水柱,高有140公尺,喷水量500公升,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喷泉,其壮观景象,在日内瓦各地都可以望得见,因此,大喷泉成了日内瓦最具代表性的景观。大花钟则是位于日内瓦湖畔的英国花园内,钟面上的花草颜色鲜艳,并随四季变换。我们围绕着这两个景观转着圈的拍照,过足了瘾。










要告别瑞士了,真有点舍不得。好在下午我们从瑞士进入法国的依云小镇,那儿也是美丽如画的地方。
开始在浪漫的法国亲情游。






(未完待续)
2018年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