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书

(2015-08-03 15:51:19)
标签:

书房

退休生活

养生

分类: 心情

读书

小时候最喜欢去家对面的那家文具店,店名叫“天生祥”。店面有两开间大,右边卖文具,左边卖各种纸张,问父母要来的钱大多都用在那儿了。长大以后就喜欢去新华书店,可那时候身边没有什么钱,只是喜欢书店的那种氛围,看看也是好的(那时候好像还没有开架卖书)。工作、成家以后有点钱了,最喜欢带女儿去逛的也还是文具店和书店。后来好像这个习惯也传给了她,只不过她现在是上网买文具,买书,很少去实体店了。

读书是一件从小孩到老人都可以做的一件事

读书

    读书

    读书

    读书

    读书

    读书

    读书

    读书

结束了文化禁锢的文革十年,又走过八十年代那个图书市场乱糟糟的年代,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市面上好书多起来了。经过几十年的积累,我们袋袋里的钱也多起来了,可以自由自在的买书看了。从那个时候开始,二十多年过去了,我们家从没有书橱开始,至今已经拥有七个书橱了,玲琅满目的,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

一个书橱

读书
四个书橱
    读书
两个书橱
    读书

这几十年,买书的方式有了很大变化。那个时候我们工作、生活都很忙,根本没有空跑新华书店,但有了上门推销卖书的,从他们手里买了不少书。在各种推销员中,我认识了贝塔斯曼的推销员,先是从他们手里买书,后来到他们的徐家汇、福州路等网店买书,最后是每月一次从贝塔斯曼网站网购图书,直至贝塔斯曼撤出中国。那时工作再忙,每晚临睡前手里总是捧着一本书,让书本陪伴自己入梦乡。再后来周末、周日一家人经常外出走走,最步调统一的有两个地方,一个是买吃的,还有一个就是书店,各人各买自己心仪的书。大概是十多年以前开始,上海每年夏天有书展了,这几乎也是我们必定光顾的地方。在书展里买书很方便,种类多,可以仔细翻看,而且还统一打八折,多年来也搬回了不少的书。自从我家先生退休后,福州路的书城就多了一个常客,每周四我去宁波路活动室以后,先生他就去逛书店了,买回他喜欢的各种书。这两年,我这个最反对网上购物的人,只对网上买书感兴趣,看到有想读的书,就会让女儿给我买回来,也算是不太落后于时尚和流行吧。

2011年书展

读书
书展大厅
    读书
2012年书展
    读书
2012年书展主厅
    读书
2013年书展
    读书
2013年书展大厅
    读书

   曾经,我们俩在单位里都是搞管理工作的,是凭着自己对企业的忠诚,以及一辈子积累的经验来工作的,并没有学过什么专业知识,因此,家里也就没有什么专业书籍。我们的七个书橱,装的全是我们的兴趣爱好。我喜欢文学、文艺书籍,喜欢随便写写,还喜欢做各种手工。我先生则喜欢了解带点历史性、知识性的事物,喜欢种花、种菜,还喜欢做各种菜。我们共同的爱好就是旅游了,每次外出旅游,我们事先都要做好功课,因此各国的介绍、地图册多得不得了。看着这些书,就打心眼里高兴,可能这是比较落伍了。现在是互联网+的时代了,有什么问题上网查呀,可是我家先生还是喜欢去查书,然后拿张小纸条夹好了拿给你看。我想,上了年纪的人还是喜欢有实在的东西拿在手里看,上网查的事情,等电脑一关,马上也就全都忘了,呵呵,不好意思哦。

我用了很多年的工具书

读书
家庭保健书
    读书
我的手工书
     读书
闲书
    读书

    读书

    读书

    读书

    读书

    读书

    读书
种菜的书
     读书
种花的书
    读书
做菜的书
    读书

    读书
旅游的书
    读书

    读书

    读书
旅游文化书
    读书

等我们年纪再大一点,老到哪儿也不能去了,这些书就更是我们的宝贝了。我们在家就一起看看书,回忆从前,欣赏历史了。所以保护眼睛还是我们必须始终重视的事,因为读书是离不了一双眼睛的。

书是我们的老师,书是我们的同伴,是我们一生的伴侣。

 

20158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