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标签:
书房退休生活养生 |
分类: 心情 |
读书
小时候最喜欢去家对面的那家文具店,店名叫“天生祥”。店面有两开间大,右边卖文具,左边卖各种纸张,问父母要来的钱大多都用在那儿了。长大以后就喜欢去新华书店,可那时候身边没有什么钱,只是喜欢书店的那种氛围,看看也是好的(那时候好像还没有开架卖书)。工作、成家以后有点钱了,最喜欢带女儿去逛的也还是文具店和书店。后来好像这个习惯也传给了她,只不过她现在是上网买文具,买书,很少去实体店了。
读书是一件从小孩到老人都可以做的一件事
结束了文化禁锢的文革十年,又走过八十年代那个图书市场乱糟糟的年代,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市面上好书多起来了。经过几十年的积累,我们袋袋里的钱也多起来了,可以自由自在的买书看了。从那个时候开始,二十多年过去了,我们家从没有书橱开始,至今已经拥有七个书橱了,玲琅满目的,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
一个书橱
这几十年,买书的方式有了很大变化。那个时候我们工作、生活都很忙,根本没有空跑新华书店,但有了上门推销卖书的,从他们手里买了不少书。在各种推销员中,我认识了贝塔斯曼的推销员,先是从他们手里买书,后来到他们的徐家汇、福州路等网店买书,最后是每月一次从贝塔斯曼网站网购图书,直至贝塔斯曼撤出中国。那时工作再忙,每晚临睡前手里总是捧着一本书,让书本陪伴自己入梦乡。再后来周末、周日一家人经常外出走走,最步调统一的有两个地方,一个是买吃的,还有一个就是书店,各人各买自己心仪的书。大概是十多年以前开始,上海每年夏天有书展了,这几乎也是我们必定光顾的地方。在书展里买书很方便,种类多,可以仔细翻看,而且还统一打八折,多年来也搬回了不少的书。自从我家先生退休后,福州路的书城就多了一个常客,每周四我去宁波路活动室以后,先生他就去逛书店了,买回他喜欢的各种书。这两年,我这个最反对网上购物的人,只对网上买书感兴趣,看到有想读的书,就会让女儿给我买回来,也算是不太落后于时尚和流行吧。
2011年书展
书展大厅
2012年书展
2012年书展主厅
2013年书展
2013年书展大厅
我用了很多年的工具书
家庭保健书
我的手工书
闲书
种菜的书
种花的书
做菜的书
旅游的书
旅游文化书
等我们年纪再大一点,老到哪儿也不能去了,这些书就更是我们的宝贝了。我们在家就一起看看书,回忆从前,欣赏历史了。所以保护眼睛还是我们必须始终重视的事,因为读书是离不了一双眼睛的。
书是我们的老师,书是我们的同伴,是我们一生的伴侣。
2015年8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