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心肠和佛语禅道

标签:
生活杂谈悟人生 |
分类: 随笔 |
菩萨心肠和佛语禅道
小时候听家里老人表扬乐于助人的事,总说,“这个人老好,真是菩萨心肠。”于是便懂得了“菩萨心肠”就是要好好帮助别人。长大后会听、会看了,知道了“出家人慈悲为怀”,也看到了庙宇中“普渡众生”的匾额,于是心里便有了一个“善”字。家里虽然没有人信佛,但是阿婆、父母亲对我们的教育,总离不开“与人为善,知足常乐”八个字。我们在这样的家庭教育环境里长大,虽没有叱咤风云的本事,但都懂得要好好做人,遇事让人三分,多为别人着想。
这些年佛教好像有点热门,网上也盛行流转佛语禅道,而且有越来越热的趋势。不管是年轻的、年老的,做官的、当老百姓的,都相信起菩萨来了。且不说每年大年初一排队烧头香的,有许多是单位里的头头、企业的老板,也不说庙里初一、十五烧香的有相当一部分年轻人,单说那个微博、微信里拈来发去的佛语禅道,更是老小统吃,干部老百姓齐上阵。这汹汹的来势,让我这个当老师、搞人事出身的人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脑袋,这是为什么啊?
(以下照片来自网络,谢谢分享。)
细想原因有二,其一“信仰危机”,其二“佛语禅道”的魅力。当现实的精神世界破损到让人无所寄托时,信仰的重心就发生了转移;当人们曾经十分信仰的东西,发生了质的变化时,现实就变得虚无起来了。而此时魅力无穷的宗教文化,正好填补了这个空缺。微博上有好几个博主,如“禅道佛缘”、“梵心佛语”、“觉学文化”等,广受欢迎,他们的博文也被高速流转。这些短文我也很喜欢的,三言两语就道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还能走进人的心。
不管是我们家那种传统的“菩萨心肠”的家教,还是被人们广泛流转的“佛语禅道”,目的都是教育大家做个好人。但是做个好人,要达到“佛语禅道”说的那种精神境界,就不像读读美文那么简单,那么赏心悦目了,而是要认认真真去实践,去修炼的,没人能够“立地成佛”。而这种实践,这种修炼,是要用人的一辈子的,一言一行都要恪守这些规则,才能最后达到这种心境,成为这样与世无争的人。
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二〇一三年七月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