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广告”那点事

(2011-08-16 16:07:37)
标签:

广告

生活

杂谈

分类: 随笔

“广告”那点事

什么是“广告”?现代汉语词典注解:“广告是一种宣传方式,通过报纸、广播、招贴等介绍商品或文娱体育节目等。”这个注解落后了吧,因为还是我那本1978年版的,19905月北京第109次印刷的现代汉语词典。眼下这种宣传方式最最重要的手段莫过于通过电视屏幕了。信不信由你:除了正点新闻的时间,你任意点五十个台,肯定有二十五个在播电视剧,而另外二十五个正在播“广告”呢,外加十个说话、谈话的节目、十个载歌载舞的节目,这就是某一时段的全屏道了。我一点不夸张哦,碰巧了,你可能会看到大部分频道都在做广告,电视机前的观众都成了被“广告”人。

曾经,我是个热衷看广告的人。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电视台刚开始做广告时,我感到非常新鲜,尤其是那个白猫洗衣粉的广告,虽然听不懂唱的是什么,但那音乐、那动画的白猫跳来跳去的确实让人喜欢。你现在上土豆网,也还能看到、听到那段精彩的广告呢: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VqC_ftY62Zc。那个年代,因为工作很忙,回来还要做一大堆的家务,每天都是家和单位两点一线的,所以广告便成了生活的一大补充。广告里说有什么新产品了,就要想法买来用一用,广告里说什么产品好,就要去试一试。我们家另两位总笑话我是“广告”的忠实信徒,同时也贬低我是最好骗的人,看来,他们那个时候就很警惕“广告”的虚假性了。

物极必反,世界上任何事情都是一样的,做过了头,超过了人们所能忍受的极限,就招人烦了,“广告”也是这样。人类历史三十年,区区弹指一挥间,“广告”却已经膨胀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连我这个“信徒”也开始烦了。

一烦“广告”词用谐音,街上有些关于吃的广告,有些店名,有些房产广告,有些物业的名称都用上了看不懂,读不通的字,亵渎中国语文,还要贻误后代,我不大赞成这种广告用词,广告人必须改一改,让被“广告”人能够接受。

二烦“广告”用明星来做,这种广告最假,最不可信。产品做广告,是为了能让更多的人使用,所以一般都是普通产品,我呆着想想,也知道不会是明星用的,尤其是化妆品之类的,用了此类产品决不会长成明星样。有的洗发水广告,把明星的头发搞得又密又长,忘了一句老古话:“贵人不顶重发”,一下子就把明星们都贬低了。最要紧的是明星做广告都收钱的,这样产品的价钱不就上去了?除非广告是不计入产品成本的,那企业的开销也会加大,所以做“广告”的那些产品是不值那个价的。

三烦“广告”不识时务的出现。外出旅游总想拍几张照片,把当地的人文景观拾回来,经常发现远景中有不识相的广告牌,或者近处就有躲不开的招牌,真是扫兴。想起人家国外商店的店招牌都做得很隐蔽或很美观,路灯就安装在街边房屋的墙上,不挡道,而我们,不协调的画面比比皆是。最烦电视节目里的广告,因为它的假,已经不招人喜欢,还要频繁出现,有时广告时间比正宗节目时间还要长,十分钟不到就来一批,电视台赚钞票真赚“昏”了头。

最近,媒体频繁曝光吃、穿、用等人们生活必需品的假和错,让人忧心忡忡。一边是广告里的“花好稻好样样好”,一边是媒体曝光的“这也不行,那也不好”,双方都言词酌酌,让被“广告”人信谁的?宣传口的思路有点紊乱。

走在街上,不知哪家商店不卖假货,不知哪种商品绝对安全,商业信誉扫地,关掉了一批店家。“广告”啊,行行好吧,重拾信誉、重建信心,不要再“花头花脑”不切实际讨人嫌了。

 

 

 

一一年八月十六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