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周末早上好

(2007-09-07 15:32:42)
标签:

杂谈

分类: 心情

    自从把父母接来一起住后,每周末全家团聚,这顿晚饭的任务就光荣地落到了我的头上,因此差不多每个星期六的早上,我都会随我先生去菜场买菜。上班的人在单位忙碌了一周,周末的早上去菜场走走,食食人间烟火,实在是一件调剂生活的好事。

    种过地的人走进菜场,会有另一种感觉,看到满菜架的新鲜蔬菜,会觉得特别赏心悦目,红黄青紫绿白相衬,长的短的圆的相配,总是想伸手去摸一摸。别看我结婚后做了三十年饭,可买菜的事不归我管,至今我也只会在超市里拿一盒一盒的菜。而我先生却很在行,他买菜也像挑工艺品一样细致,青菜摸上去要软,练塘茭白不是非常光滑的那种,而是带点高低不平的褶皱的,青椒、茄子、冬笋、竹笋,反正什么菜他都会说上一点,然后自己动手挑,确实好的东西,就让卖菜人给装了,装多装少他都要下了。

   菜场也像一个家一样,尽管我们每周只去一次,但是因为每次都是周末早上去,几年下来,也认识不少摊主,所以一进菜场就会被熟悉的摊主“阿姨、爷叔”地叫,非常地亲切。顶着西大门风口那个位置的摊主是一个大眼睛的小姑娘,也就二十来岁吧,说着带外地口音的上海话,头两年她那十岁左右的弟弟也总在旁边帮忙。摊上卖的都是成本较低、又不容易坏的菜,比如卷心菜、土豆、洋葱、尖头辣椒,或者一些大量上市时的时令蔬菜,如夏天的黄瓜、鸡毛菜等。一看就知道是家境不好的小本经营,所以先生每次都要去那个菜摊,也不挑剔东西的好坏,就让小姑娘拿。在北大荒呆久了,也没吃腻大头菜(卷心菜)那一口,卷心菜自然是每次必买的,通常是一买两颗,有时小姑娘会装三颗,我说你当饭吃啊?先生会瞪我一眼,其实我知道他的心思,他也说过我,你平时捐钱也是在捐么。小姑娘好像知道我们的心思,每次她都是很精心地挑着菜,还会剥去一层老菜皮,或给一小把葱以示谢意。这两年小姑娘的弟弟不来摊上帮忙了,应该是回乡读书了吧,小姑年算是做成了生意?还会嫁人的。我总是那么想着,然后才离开这个摊。

    菜场里像我们这样“夫唱妇随”买菜的倒并不多,但是有好多“妇唱夫随”卖菜的摊,女的声音好听,调门高,使劲地吆喝招揽生意,还比较仔细,负责收钱找钱,男的懂菜在行,会挑会扎会摆,在一旁给客户装袋过秤,再交待几句应该怎么放怎么做这些菜,这实在也是很温馨的一景。东门进去朝北的第三个摊是我们经常光顾的,夫妻俩都有四、五十岁了吧,看他们把持菜的架势,像是种菜的出生,因此先生很喜欢去他们的摊,也是由着那男的摊主拿菜,而那女的就帮我们点着菜,丝瓜要吗?芹菜要吗?西兰花老新鲜的……这摊儿是我们买蔬菜的主场,这一夏天菜价涨不少,就在这个摊,从一次十二、三元买到了二十元,要不买菜是不知过日子的难啊。菜场中间走道旁朝南的第一家,摊主也是一对中年夫妇,他们卖的东西很简单,地瓜(上海人说的山芋)、山药、西红柿,倒是很干净的,还有冬天会卖荸荠(上海人说地力),夏天会卖红菱。这些日子是吃红菱的时候,剥了皮切片炒肉片很好吃,剥皮后生吃也行,很甜的。上个周末又去到那摊前,那女的马上招呼:“阿姨又来买菱啦,要嫩的要老的?”我说:“要嫩的,生着吃。”她轻轻踢了身边那男的一脚,“快去拿!”随手递过去两个塑料袋。我说:“你也怕手疼吧?”她对着我满脸笑容,非常嗲溜溜地说:“嗯,他皮厚,让他拿。”男的很听话的,弯下腰到摊位下面去装袋了。那一景真是充满爱意,让一旁的人看了也笑容满面。菜场中央那个冬春天卖冬笋竹笋、夏秋天卖茭白冬瓜的是一对江西的夫妻,楼上卖面条、饺子馄饨皮的是一对安徽夫妻,还有卖本地玉米、毛豆的一对、阿三夫妇那个摊等等,真的很多的,天天、月月、年年他们都是俩两相随,不离不弃地要好。

   每次拿着沉甸甸的、好多个马甲袋的菜走出菜场,总是满心的欢喜,晚上那顿饭的一半任务完成了,而每周会一会那一些老摊主。也是让人高兴的事,心里会忍不住冒出一句:“周末早上好!”

 

二○○七年九月七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别让我们心痛
后一篇:特殊的师生情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