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旅游 |
过了白露,又过了秋分,终于告别了最高39度——最低29度的酷暑,一下子神清气爽了许多,又经历了十三号强台风“韦帕”的擦肩而过,申城的秋意渐起,想外出走走了。去哪儿?方向直指沪上西大门——青浦之西的金泽桥乡。
大部分人都去过青浦许多次,古镇朱家角、上海大观园、东方绿洲、上海太阳岛、陈云故居等等,但是去过金泽古镇的人不多。我们还是上网查到了金泽有桥乡的美誉,心想有水有桥的地方一定很美,才决定去看看的,看后果然不虚此行,繁华嘈杂的大上海西侧,竟然有如此寂静、朴素、明朗的地方,看了以后,人的心也变得安静了。
金泽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了,悠悠的金泽河贯穿全镇,还有许多小的河汊随处可见,金泽人便有了“开门就见河,出门就动橹”的说法。9月24日上午九点半许,导游带我们从北面入镇,细窄的小巷,清一色的石板地,但花纹是各式各样的,有方石板、长条形石板。地面上清洁得见不到一点点纸屑果皮,走在上面很惬意。老式的民居,朴素得几乎没有一点时代的气息,屋檐下晾着洗干净的衣服,屋里有织毛衣的老太,河滩边有洗菜的妇女,树下有休憩的老头,但看不到很多地方常见的扑克、麻将摊,。这里处处是水,家家都傍水,河水是那样的清静,房屋、树木的倒影清晰可见,给人一种心静的感觉。
有水便有桥,据说金泽历史上曾经有过42座桥,“江南桥乡数金泽”的美誉便因此而得。如今保存的古桥虽然只有六、七座,但每一座都有每一座的特点,有诗有史,让我们这些外乡人看了、听了倍觉新鲜,走在上面似乎就进入了故事里面,时光也停止了流动,甚至出现了倒退。古镇现存最古老的桥为普济桥,这桥拱圈大、桥面较窄、坡度平缓,具有宋代桥梁的特点。而最有特色的,当数建于元朝的迎祥桥。此桥结构独特,桥面没有护栏和桥级,据说是因为以骑兵著称的元代蒙古族经常要骑马疾驰过桥,故才将桥建成如此模样……听着导游介绍,跟着人群队伍缓缓行,心如桥下的水一样静,思绪如河水一般静静地流,似乎能洗去人们心中的烦恼和杂念,还一个原本的自我。
给我们的时间太匆忙,没有走遍听全小镇的全部就要离开了,留着下次有机会自己去吧,住些日子,走遍古镇所有的小巷、古桥,荡舟每个河汊港湾,看够河边人家独好的风景,还要吃吃美味的农家菜肴。
有人同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