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随笔 |
案头放着红灿灿的两本书,一本是《爱岗敬业奉献——我们身边的人和事》,一本是《上海浦发》2007年第五期——学徐阳主题教育活动特刊,是那天我去分行开座谈会,党办的人给我的。刚拿到手,大概地翻翻就好喜欢,一个个熟悉的名字、一张张熟悉的笑脸,跳入我眼帘,荡起我心头阵阵涟漪。尽管这些事迹、这些文章,我在行内网上都看过,但都是匆匆的浏览,当实实在在的一本书拿在手里时,再细细阅读这些文字、照片时,会由衷地说一声“年轻,真好!”
曾经有许多年,行内的新进员工入行教育,都有我来上“员工守则,职业道德”这一课,上完课的最后一段话,我总是这样说:“今后不管你到哪里,身后总会有一双或几双眼睛关注着你,那就是我,我们人事部的同事,欢迎有空到人事部坐坐。”我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我们身边的人和事”一书中收集的是行内先进人物的事迹,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是经我手进行的,有许多还记忆犹新,能说出他们进行时、进行后的两三事。就在这五年、八年、十年以后,他们从工行、农行、中行的普通业务熟手、从青涩的高等学府学子,成长为行里的业务排头兵,他们付出了青春的汗水,在还很年轻时就收获了成就,怎么不令人羡慕和鼓舞。再看看这美丽精致的书,由寓意高雅、淡泊、永恒的梅兰竹菊作底版,映衬着一个个年轻自信的形象,再配上真实感人的文字,真不失为一本值得珍藏的纪念册。
如果说这第一本书的珍贵,还有着设计装帧的因素,那么被第二本书(杂志)所感动的真的就是里面的人和事了。这本书是分行中层以上干部学习总行先进徐阳事迹后写的体会汇总,除了书的封皮是以红为主的彩色版外,里面从头到尾都是黑白版的,虽然也有不少插图照片,也因为只有从白到灰到黑的颜色,而增添了严肃的成份,但是读完这本书,眼前和心里却一片亮堂。书的扉页上登载的是作为代序的党委副书记关于学徐阳讲话的节选,真的是久违了这样的讲话,不讲存款、不讲奖金,而是讲精神、讲做人,讲思想政治工作。再看看每一个撰稿人的名字,几乎我都非常熟悉,而且绝大部分都是自己举双手领进行的学生,若干年以后,他们都已经坐在管理者的位置上,说着当初自己说过的话,做着当初自己也做过的事,怎么不叫人感慨岁月的匆忙。而对这些人,我真的能如数家珍般,道出每个人的两三事,浦发这方水土养了这方人,但愿他们都能像自己写的那样,去努力践行,再若干年后,也带出这样一批人,那浦发就真的是一只业务好、队伍好的绩优股了。
退休以后,碰到过许多在职的员工,开口第一句话,大多是“你们老开心的,真想快点加入你们的队伍……”我总是立刻要打断他们的话,我们是自得其乐啊。年轻的朋友可别羡慕我们,那是每个人都会走到的一天,而且是个不可逆转的过程,如果我们还能像书中的年轻人那样,再为社会做些什么,那才是真的很好;也别脱口而出说这是“围城”现象,因为这里进去出来都由不得你自己。
年轻,真好!每个人的现在都比自己的将来年轻,因此都要抓住这年轻一点的时光,做一些有益的事。
二○○七年十月二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