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生病的故事

(2008-11-26 22:11:34)
标签:

杂谈

分类: 心情

生病还有什么故事可讲的,也就我能想得出来。

我经常会有一种“功能”,称不上特异,但也有点让人捉摸不透,经常会想什么就来什么,脑子里曾经一闪念,后来却成为现实。当然这不是特意去想什么,就会来什么,如果能这样,我不发大财了?而是无意中闪过的一念。

平时经常闪到的都是好事,可这次不是了。前些日子听钱雯说她的病痛,非常同情,心想一定很痛、很难受,只能一个劲地安慰她,当时脑子里闪过一念:我不要生病哦。就这一闪念,把这病给想来了。上个星期二半夜140分,突然醒来,觉得有点不舒服,坐起来一下床,赶紧往卫生间跑,一阵暴风骤雨般地呕吐,把晚饭全吐出来了。整理干净,回卧室喝了口热水躺下,谁知这病就开始折磨我了。240分,我刚开好灯,人还没有站起来,就有一股“喷泉”从胃底翻起,没有走出房门,就喷了一地,再到卫生间一阵呕吐。第三次难受时,我先不忙开灯了,直往卫生间去。而从420分开始就上吐下泻了,并且间隔只有半个小时了。6点多时,我下楼找到了“出国用药盒”中的黄连素,一下子吃了三片药,暂时止住了腹泻,但我却全身一点力气都没有了。

上一次什么时候生的病我记不得了,医保卡上唯一的一次记录是2003113日,看的是“红眼睛”。所以这次急诊,医生都没有什么老病历可以参考的,一次就用了我389.82元医药费,连续两天去打了点滴,结果病情一点没有好转,吐的、泻的,全是苦黄的水,人像一只“偎灶猫”,坐也不是,躺下也不舒服。虽然有医保,但我也舍不得再花这种冤枉钱,接下来的两天我自己坚挺着,吃着这时一点不管用的黄连素和一个什么“左氧﹡﹡﹡沙星”的药度日。嘴里苦得不得了,两眼干瞪,于是想起了第一个关于生病的故事:“好吃的东西”。小时候偶然也生病,有奶奶陪着,端水喂药,药片放在调羹里,加一点水,用筷子捣碎,然后放点糖,捏着鼻子倒进嘴里后,赶快喝水。几天以后病好点了,嘴里也是苦的,大人就会问你,想吃点什么?想吃“好吃的东西”。因为嘴里没有味道,想出来的其实也不是什么好东西,比如,“杜六房”里的肉骨头、鸡脚爪,“鼎日有”里的肉松、拷扁橄榄,稻香村的鸭肫肝等等,大人们一会儿就会给你弄来了。啊呀呀,就是现在想想,这味道也是好得不得了的。可是这次生病,就没有这样的待遇了,家里没有这些好吃的东西,也没有人会马上给你买回来。周六抱病去姐姐那儿全家团聚,老老小小都惊奇我会生病,姐姐给了我几小盒“保济丸”,说上次她肠胃不舒服,别人给的,吃几盒就好了。弟媳给了我一盒“诺佛沙星”,说比黄连素好。星期天在家我就用了这两种药,果真起色不少,胃口也开了,尽管还水泻,也打恶心,但至少能吃东西了。

那天母亲看我这么难受,要让我住下,说我姐会照顾我的,可我那个小家怎么办啊?脑子里又冒出了这两天干坐着时老在想着的关于生病的第二个故事:“家里当妈的是不能生病的”。1967年春天,我们六六届高中生在原校已经毕业,没有了教室,但停止了高考,又没上大学,也没有分配工作,于是政府就把我们弄工厂去参加劳动了,0.40元一天补贴。我被安排在上无廿一厂装配车间劳动,一副白手套,一把电烙铁,干得挺好的。我们跟工人师傅同吃同劳动,也参加他们的班组会。一次晨会上,大家批评一个有四十多岁年纪的老师傅,说她假生病,请了病假在家洗衣服做饭。会后我看那位老师傅很难过,叹了口气:“屋里做娘的哪能好生病哦!”那时我并不太懂事,只是很同情她,并且深深地记住了她哀怨的眼神和无奈的叹息。以后几十年的寒来暑往,虽然我一直很庆幸自己很少生病,但只要生病我都会想起那位老师傅的话,并体会她那生了病还要不停手中家务活的无奈。这次生病又遭遇这种困境了,女儿到星期三下午才请出假回来陪我看病,而星期四我是自己先抖抖索索去了医院,下午女儿再到医院接我回家的。最严重的是吃饭问题了,平时我一手操办,这时家里全乱了套,我生病两天后,家里连一口冷饭都没有了,先生和女儿回家只能吃速冻食品。平时的周五,我总要做六菜一汤、八菜一汤等他们回家吃饭,可这次的周五,我连给自己做一碗粥的力气都没有。先生在晚上七点的时候赶回了家,我说你去超市给我买罐八宝粥吧,你自己随便了。他换了衣服,拿了购物袋,在一片漆黑中走出家门,匆匆地赶往超市。望着他的背影,我眼睛都湿润了,我敢说这几十年我从来没让他这么委屈过。这天晚上我喝了半碗八宝粥,是这次生病以来吃得最多的一顿。

这病来得快,去得也快。四小盒保济丸(7.90元一大盒内装20小盒),1.58元就给我正了气,本周一开始我就复原了,电话里嗓门也大了。人吃五谷,都会要生病,但只愿少生病,少受苦,少打扰平静的家庭生活。

 

 〇〇八年十一月二十六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