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给孩子一点机会

(2009-11-16 16:22:59)
标签:

杂谈

分类: 感悟

请给孩子一点机会

长时间做人事工作,比别人多学做了一件事——“考察干部,经常能听到方方面面的意见,同样一件事,会有截然不同的看法,从中我学会了要辩证地、比较全面地看问题。今天讲的故事也是这样的,不同的性格,对待事物的态度是绝对不一样的,只是我们都应该尽量能够把事情做好一些。

“请给孩子一点机会”,这话是什么意思啊?且听我慢慢道来。

前些日子碰到两件事:

一位六十好几岁的母亲外出旅游,回家那天晚上十一点钟才到达浦东机场,儿子要开车到旅客解散的地方,接母亲回西郊的家,而母亲说什么也不同意。她认为儿子白天上班很辛苦,晚上还有应酬,再开车来接她回家,太累了,她宁可自己半夜里叫一辆出租回家,绝不打搅儿子。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我把这件事告诉一位同样是六十好几的父亲,那位父亲马上不假思索地回答说:“对的呀!是不要靠小人(后面半句话是我意会的)。”接着他告诉我,他儿子在国外学成,就要踏上工作岗位了,他关照儿子:“你怎么做对自己有好处、有前途,你就这么做,是留在国外还是回国,随便你,不要考虑我们(父母亲)。”

这两个人思考问题的方法真是跟我截然不同,我当场就跟他们争了几句,回来想想,我还要把这个问题写下来,让更多的人去思考,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天下为人父母的绝大多数对子女都很好,好到不求回报,好到不在乎子女怎么对自己。但是我以为,这样培养孩子并不好,对子女最好的,是要培养他们有责任心、勇于承担,长大后成为对国、对家都非常有用的人。如果孩子只知道考虑自己,连自己的父母都不需要顾及,那他怎么懂得去照顾他人,去承担社会啊?我不知道那个半夜做儿子的是否出来接母亲回家了,如果没有,那不知道他在家是否能够安然入睡。我也不知道后一件事的那个儿子是否满意他父亲的“关照”,而他又是做出了什么样的“只要自己的前途,不要顾及父母”的抉择。

但是,这个问题并不出在孩子身上,而是出在做父母亲的身上。我们这代人非常能吃苦,意志坚强、坚忍不拔、勇往直前……这样的词都用上去好了,一点也不为过,其中还有很多出类拔萃的,在单位里做了几十年的各级领导。问题是这样的做人要适可而止,要看准了时间地点,不能无论何时何地、一生一世都这样为人的啊。试想想,如果我们总是这样一马当先,里外一手包办,只替孩子做主,不要他们的关心照顾,那孩子们有什么机会来表现自己呢?我们的孩子在10岁、20岁时需要我们全心全意的照顾,那么到30岁、40岁还是那样?那孩子什么时候能长大?能懂得照顾别人啊?

我以为,那样做的父母他们本身确实很优秀,但他们太愿意表现自己的好了,却忘了留给孩子一点机会,他们好到不靠天,不靠地,连自己一手养大的子女都不靠。那样做的父母也太不理解自己的孩子了,你想想孩子会愿意落一个不肖之子的名声吗?但他们连一个对自己父母好的机会都没有,因为父母亲不需要!那样做的父母在表现自己好的同时,却深深地伤害了自己的孩子,增加了他们的自卑感,觉得自己很不行,连父母亲都不需要他。那样做的父母还在自己和孩子之间筑起了一道墙,因为拒绝孩子,只会让孩子产生敬畏,而不会产生感情和感激。

我无意去伤害这些父母亲,他们都是很优秀的,还是我的好朋友,而我也不是什么教育家,我只是不会那样去影响孩子,我是在为我们的孩子们说几句话。父母亲是孩子们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的老师,天下已经为人父母的,或将要为人父母的,一定要记住,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要多给孩子们一些机会,让他们早一点懂得对家庭负责,为社会承担,让他们成长得更好一些。

在这里还无妨引申一下,在单位里做领导的,也是一家之主,也要注意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在表现自己的同时,也注意多给别人留一点表现的机会,那对双方都有好处的。

 

〇〇九年十一月十六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秋游蜀地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