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防老吃点儿咖喱好

(2015-01-16 15:57:16)
标签:

咖喱

姜黄素

防老

抗病

防老吃点儿咖喱好

 

   咖喱与姜黄

        很多人都喜欢吃咖喱,但却闹不清咖喱与姜黄是什么关系。“咖喱”是音译,源于泰米尔文,本身就是“调料”的意思。打个比喻吧——咖喱是个香料大聚会,姜黄就是里面的主角。

        组成咖喱的香料可能是胡荽籽、辣椒、孜然、小茴香、白胡椒、花椒、芥末等,也可能还包括有红辣椒、姜、丁香、肉桂、茴香、肉豆蔻、莞荽子、鼠尾草、黑胡椒,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饮食习惯而有所不同,但不论哪种,都少不了咖喱的主味主色——姜黄粉。所以,咖喱不是一种物质,而姜黄是。

 

http://s9/mw690/001jFhHpgy6Pe5OtJck48&690

      

        姜黄,属于生姜植物家族,是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姜黄的根茎。姜黄包含的天然色素叫做姜黄素,是咖哩粉中的重要成分,也用来做调料。

 

  吃咖喱的好处

        咖喱的主要成分是姜黄素,所以咖喱的好处自然主要就是姜黄素的功效。

        现代研究证实姜黄素的好处还真不少,说它具有抗氧化、抗肿瘤、降血脂、降血糖、抗溃疡、保护肝脏、抗心肌缺血、抗抑郁、抗菌、消炎、抗病毒和抗真菌等作用,可用于治疗癌症、糖尿病、冠心病、关节炎、阿尔茨海默氏病(早老性痴呆)以及其他慢性疾病。其中比较公认和突出的就是,姜黄素是一种很强的抗氧化剂,能够抗氧化、抗炎、抗凝、降脂、利胆、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衰老、消除自由基及抑制肿瘤生长等。——这些对中老年人尤其有益。

        姜黄素固然好,但如能结合到饮食中经常摄取,那是最好不过了。如此说来。吃咖喱就是一举两得了。

        举例来说,我们比较关注的老年性痴呆(阿尔茨海默病),在病理上表现为大脑中大量淀粉样蛋白的沉积,而美国杜克大学的动物试验显示咖喱中的姜黄素可以使实验鼠大脑中的淀粉样蛋白分解,还能预防这种蛋白的生成。所以,咖喱中的关键成分姜黄素有防止脑神经细胞损伤、改善脑神经细胞功能的作用。常吃咖喱也可能在人身上产生类似的效果,每星期吃1~3次咖喱可预防老年痴呆。

        除了姜黄素外,咖喱中含有的其他成分如孜然芹和胡荽等物质,也对心脏有益。

 http://s11/mw690/001jFhHpgy6Pe71tcAG5a&690

  咖喱料理

        日常食用的咖喱主要分为两种:一是咖喱粉,二是咖喱块。从做菜的角度看,日式咖喱块具有方便、配料现成、汤汁浓稠、辣味可多选等优点。只要做咖喱时,根据菜量扔进一两块就行了。

        其实,咖喱原产不在日本,而是源自亚太地区的印度、泰国等国家。但咖喱传入日本后被做了很多改进,咖喱块或直接可以浇饭的咖喱酱,都是改良后的方便调料。咖喱在塑形加工成块时,一定融合了较多的脂肪。所以,建议家庭做咖喱料理时,尽量使用咖喱粉,少用便捷的咖喱块;或至少二者混合使用,避免摄入过多的脂肪。

        咖喱的菜肴可是太多了,一般多与肉类和蔬菜做,拌饭、面一起吃。我们最常吃的就是咖喱牛肉、咖喱鸡、咖喱虾了。咖喱的优点是,食材范围广,可荤可素,刺激食欲,营养丰富,老少皆宜。

 http://s14/bmiddle/001jFhHpgy6Pe5X6JJz9d&690

 

【我的咖喱虾面】

  原料:鲜虾500克,胡萝卜1根,洋葱1个,土豆2个,苹果1个,荷兰豆几个

 

http://s6/mw690/001jFhHpgy6Pe6Cu2tDe5&690

 做法

  1 油焖法将虾烹熟备用。蔬菜食材切成1.5厘米见方的块。

  2 锅热倒油,依次加入胡萝卜、土豆、洋葱,最后是苹果,翻炒七八分钟。

  3 加入三勺咖喱粉,再翻炒片刻,加水没过菜炖煮。

  4 待食材基本炖熟后,加入炒好的鲜虾翻炒。加盐适量,留汁要宽。

  5 荷兰豆可在煮面时焯一下,作为点缀。

  6 面煮熟后盛出,浇上咖喱虾即可。

 

  怎么样,看着有食欲么?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15EN00SIGG.gif

 

http://s8/mw690/001jFhHpgy6Pe3qNCSz87&690 

 

QQ644454483 

新浪微博:科普营养久平

注:此文为原创,如转载请注明出处,或者请与作者联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