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明盐易躲,暗盐难防

(2014-08-07 23:01:51)
标签:

隐形盐

高血压

限盐

血管平安

明盐易躲,暗盐难防

 

    食盐有“百味之王”之美称,是人们膳食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厨房里少什么调味料都不能缺少盐。俗话说,“无盐不香”“要想甜,加点盐”,是食盐让我们享受到了美味佳肴,从中也可以看出人们对盐的偏好。这些都是千百年来形成的饮食文化、习俗和习惯了,加上人们对盐不了解,要想把人们的口味一下子给“扳”过来,还真不那么容易。http://s8/bmiddle/001jFhHpzy6L48sx4sT47&690

    一、食盐过量有什么危害?

    1.易患高血压,进而发展为动脉硬化

高血压的发病与食盐过量有绝对的关系。盐的成分是氯化钠。长期高钠饮食,会使血容量增加;钠离子会损伤血管内膜,让血管内壁粗糙不平,导致物质沉积,影响血流速度,增加血流阻力,自然也加大了对血管的压力;过多的钠离子还会使增加血管内皮细胞的水分,引起血管管壁肿胀,使动脉管腔变窄,血流阻力增加;血液高钠还会使肾脏分泌血管紧张素。——这些都是导致血压增高的因素。而且,高血压还会引发很多相关疾病,严重者可发生心脑血管意外。

    2. 导致缺钙,骨质疏松

   长期过多高钠饮食,可导致身体缺钙。所以,很多“口重”的人都同时患有骨质疏松。 http://s15/bmiddle/001jFhHpzy6L48HsF9c2e&690    二、我们一天吃多少盐合适?

中国人的饮食中,食盐摄入量普遍偏多。南方人均7—8克/日,北方高盐饮食更为突出,可达12—18克/日。《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对居民的建议是,每日摄入食盐6克(包括酱油和其他食物中的盐)。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量更为严格:每日5克。

从政府给居民发“限盐勺”、给出限盐建议就可以看出:“限盐”,是全民都应该重视的事情!6克盐,差不多是一个啤酒瓶盖那么多。其实大家做饭时,已经越来越在意不多放盐了,但是你有没有想过,我们身边还隐藏很多的“暗盐”呢!

 

http://s13/bmiddle/001jFhHpzy6L48MW2GU1c&690    “暗盐”在哪儿?

   1.调味品。味精、番茄酱、蚝油、酱油、甜面酱、豆瓣酱、辣酱、豆豉、鸡精甚至醋等调味品,都是含盐大户。

   2.甜食。通常人们认为甜品不含盐,其实这是一种误区。甜品暗藏高盐。如冰淇淋在其制作过程中,为了口味的完美会添加很多盐,只是浓郁的酸甜味把咸味覆盖住了,欺骗了味觉。

   3.熟食。如香肠、熏肉、鸡腿、午餐肉、腊肉等,虽然吃起来简单方便,但却含有大量的盐。

  4.快餐。如鸡翅、比萨饼、方便面、油条等食物,都是高盐食物。以方便面为例,一包方便面的含盐量就能达到6克左右。

    5.海鲜制品。咸鱼、虾皮、虾米、鱼片干同样含盐。

   6.咸菜。包括腌菜、咸鸭蛋、腐乳等。如一块酱豆腐的含盐量可达5克,几乎等于我们一天的盐摄入量了。

    7.零食。诸如果脯、话梅、薯片、锅巴、饼干等。

   8.加碱。有人习惯煮粥的时候加碱,一是缩短了煮粥的时间,二是为使粥更加黏稠软烂。这也无形中也增加了隐形盐的摄入呢!

 

http://s9/bmiddle/001jFhHpzy6L48ZsVHWf8&690

 

   四、怎样减少盐量?

   1.选择高钾低钠盐。

   2.做菜时出锅时再放盐;

   3.少用调味料;

   4.炒菜不放糖,因为糖会掩盖咸味;

   5.炒菜放醋可以减少放盐的量;

   6.酱油和盐交替食用;

   7.少吃、味精、膨化食品、咸菜、盐腌制的食品;

   8.减少外出就餐的机会。

 

   总之,生活中要自觉纠正“口重”的饮食习惯。你知道吗?每多吃1克盐,血压就会增加2mmHg;如果每天食盐摄入量减少2.4克,健康人的平均收缩压可下降2.3mmHg!

   我们要倡导“清淡少盐膳食”。请牢记一句话:“每天少吃一点盐,血管才能保平安”。

 

http://s8/bmiddle/001jFhHpzy6L48dPlu757&690

【参考文献】

1.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西藏人民出版社,2013

2.葛可佑.中国营养师培训教材.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QQ:644454483

                           新浪微博:科普营养久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