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母亲节,赶完工作任务,再赶去请母亲的母亲及母亲们和未来的母亲吃饭……
饭后,独自奔地摊去了。
那是一个心结,几个月前,有位摊主给我看了一枚袁大头,开价600元,因为没戴放大镜,不能确定真伪,就还价200元,人家不卖,说是祖传的。
之后几次相约终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就没能再见到那枚袁大头,却杂七杂八地买了很多其他人的银币……
两周前又遇见,却不巧,那枚袁大头没带,而这期间我买的几枚袁大头到了一些银币经营商那里,人家的接收价却只有300元。
面对发出的图片,网友中也有说假的,拿了齿边的图片不断问自己:材质对,声音也不差,如果这样的齿边形态最终被断为赝品的话,是否现代机制银币只能凭深坑绿锈说话了?那些洗出来的精品,将毫无疑问地被归入赝品的行列……
尽管之前还未曾遇见这类情形,但同模不同质的湖北省造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可实实在在地就在我手里呀!它们最大的区别,就在材质和齿边。
甚至银质稍差的论精细程度还要更胜一筹呢!
http://s7/mw690/47df4ffetdc8609c37936&690
http://s11/mw690/47df4ffetdc860a404e9a&690
路上遇见一个刚开摆的地摊,一听我问银元,立刻去路边车里拿了一个手包,从里面掏出三枚银币,听声就淘汰了一枚,另两枚是袁大头八年版的,入手就感觉这两枚我都见过,应该是那次过手上百枚银币中的两枚,再仔细看了,仍然是边齿不对,再看禾穗及人像的精细程度,明显差了很多。
一边继续往前走,一边暗自得意,自己的眼力竟然不知不觉中又有了一个阶段的飞跃……
跟摊主打招呼,摊主竟然没能认出我,说起袁大头,才恍然,去车里取了出来,我奇怪:不是那枚吧?
心想,这么多锈蚀,怎么可能一点儿印象都没有。碰巧有位行家在场,说他家祖传的就有袁大头。我将这枚递给他,他拿了一吹:假的,根本不响!
递还给我,其它东西都不再看,推车就走了。
你几个月都卖不出去,能是真的吗?
我接着说了几处自己看不好的地方:齿边不够干脆,有些地方都粘连了。边齿几乎没有我认定的真品的本质特征——切割痕迹。
回家之后,再看了看,就找了个盒子把它装起来,一边暗忖,一枚袁大头在我这里是根本不配装盒的,因为买它没买上,倒买了很多其它的银币……就算纪念它跟我是这段缘分吧。
随手上网一查,故事就变传奇了:三年八背空心叶,袁大头的大名誉品……
就这么轻松地被我装盒了。
不是奇迹又是什么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