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造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番版)传奇

标签:
广东省造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番版)传奇休闲 |
分类: 编撰 |
非同一般的身世
公元1889年,大清帝国末期,广东,因为地域优势而被推到了币制变革的潮头浪尖之上,首推出帝国的机制银币……因为库平七钱三分换算单位的缺陷,没能在全国推而广之,机制银币交椅的头牌无可奈何地顺延到了“库平七钱二分”上,而“七二”“番版”因为制式不合理法而未能通过御审。我妄测一下,理由应该是:帝国元首的字号岂能与番夷宵小的文字排列在一处?!最直接的后果,就是造成“广东省造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番版)”存世量稀少,而被收藏界大为推崇。
盘点中国银币十大珍品,有的“孤品”,因为身世不明或者难以考据而存颇多争议,唯此“番版”系业内公认的首开机制币“七钱二分”度量的先河,并完成大清帝国最高程序审核却未获通过而废止的一款银币,有史记载,有案可查,现北京故宫博物院存有铜质样币。尽管不是大清帝国第一枚机制银币,但就其传奇般的身世,以及完备的制式系统、成因而言,是否第一显然是无足轻重的身外之物了。
有关“七二番版”银币现世的说法,我只在马定祥的传奇故事里见到过,时间是1945年,而故事中交待,马氏的藏品在60年代已经大量流失……至于是否包括“七二番版”银币就不得而知了……。只是现在,在网上能搜出的“七二番版”图片,尽管有的直接参照铜质样币仿制,但几乎都是一眼假的货色。
正面英文环抱光绪元宝四个汉字,中心满文,背面团龙上书广东省造,下标库平七钱二分,这样的银币如果出现在你的眼前,谁的第一反应都会是:假的,一定是赝品。我也不例外。
尽管我收藏银币已经有十几年的历史,但真正开始研究银币也不过最近几个月的时间,发端竟然就是这样的一枚“番版”入手:首先是似曾相识的感觉,之前绝对在哪个地方见过,但到底在什么地方,后来又实地去了几处地点落实,都没有那熟悉的印象。
那时,我别说对银币的真假,有关机制银币的一切的一切都还没有相对明确的概念,一旦认出其不凡身份,第一件事,就是立刻将图片发到网上……第二天一早就删掉了——从那时起,我和这枚银币之间已经说不清是谁在控制着谁。
我开始认定其是赝品,而她却无时无刻不在证明着她就是真品:一位网友只看了她一眼,竟然就被她的魅力彻底征服了……。
似乎是她在跟我说,只有真品才有如此神通。
我将她的图片和那张被我清洗了无数次的“宣统元宝”的图片一同发给了故宫博物院的专家。
http://s10/middle/47df4ffetb2d88e6727c9&690
http://s1/middle/47df4ffetb2d8919e3420&690
终于等到专家的结论:都象真的……
而当时我连“宣统元宝”尚不能相信其是真品。当“宣统元宝”被市场证明是真品时,我被故宫专家的眼光折服了!——进而有些飘然:我手里的“七二番版”银币难道真的是真品?!
专家的眼光我也是不能轻易相信的。
在市场里最容易买到的,就是珍品银币的“赝品”——也许里面就有真品呢?不敢妄断。我买了一枚做工精巧的“七二番版”银币,将图片发给了专家,等来的结论果然还是“象真的。”
经过向有关权威人士打探,北京故宫博物院里没有“七二番版”这款银币是确定的,毫无疑问,判定其真假只能凭个人的感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