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 22个孩子艰难险阻上学路?

标签:
育儿孩子们观音镇家长邻村 |
分类: 育儿 |
华商报消息:对汉中镇巴县观音镇八角庙村的22名孩子来说,上学虽是幸福的事,但上学的路却充满了艰辛。每天一早,他们都需爬山、过河后才能到达学校上学。这种状态,对于这里的孩子们而言,已长达十余年之久了。
关注三农。相隔一年,一号文件名称总体未变,只从全面布局到强调“进一步”,说明在解决“农”事上,大方向已定,改革的顶层设计基本完成,当前的关键是重点突破、狠抓落实。
在这强进的东风吹拂下,相信我们的父老乡亲们一定能够满怀信心的走向未来,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然而,十个手指伸出来不会一般齐,由于种种历史或现实的原因某些地方至今贫穷依旧,让人不得不继续关注。
我要读书,都说知识能够改变命运 。不过观音镇位于镇巴县50多公里的大山皱褶中,而八角村又是这山中的一个村庄。多少年了,读书郎们都得起大早赶晚集一般的奔向邻村桃树湾新河小学读书写文章。其实路程不远,只有4公里之遥一撒欢不就到了吗?且慢,告诉你大约有一半是山水相伴,险象横生惊心动魄的经历,特别是飘飘洒洒下过雪之后,一哧一滑的行路难,就算是见多识广的大人保驾护航也平添了许多担忧呢。
6点爬起来,半个小时之后背起书包就出发,头2公里好对付,除了一段较陡的山路外都算有惊无险渡难关了。但是后半段就闹死你的中国心,山路弯弯,小河潺潺,步步惊心。首先,需要经过一座桥,这座桥由木棍搭建而成,上面相当湿滑。孩子们在大人的搀扶下,小心翼翼地通过。再往前走是一段上坡,路也变得陡峭,途中还有一段断壁,山体略微倾斜,一根碗口粗、三米高的木柱子支撑着山体。村民介绍说,“以前路过这里时,会有石头掉下来,山体也有裂缝,为了安全起见,就用柱子支撑了一下。”
8时30分,孩子们终于到达了学校,已经迟到了30分钟。新合小学唯一的老师杜仲兵介绍说,学校一共有44名学生,八角庙村就有22名,他知道家长、孩子们都不容易,因此孩子们迟到他也能理解。
孩子们中午一般不回家,放学后只能在学校附近买点火腿肠、牛奶等当午饭,下午4时放学再由家长接回。
“2008年,我们每人交了100元集资修路,一共集资了近7万元,但直到现在路也没修好。”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家长质疑说,原计划修的这条路,刚好经过邻村学校,要是修好了,孩子们就不会这么辛苦了。但7年来,一直没有动静。
“这样的情况持续了十来年,到2008年,本盼着路能修好,可现在还是这样子,我们大人还能凑合,关键孩子要上学。”刘先生介绍,他以前还没觉得啥,这两年自己的一儿一女上学了,才知道其他家长多不容易。
对此,八角庙村村主任杨顺林介绍,2008年确实从村上集资了钱打算修路,修的是从孩子们上学的村道到邻村的道路,刚好能路过学校,但只修了大概一公里,就没钱了,也没法给村民退了。
有村民抱怨说,尽管有家长护送,但仍有孩子摔伤或者掉进河里,所幸都不严重,就在2014年12月,还有孩子上学路上掉进河里,还好只是衣服湿了。“这条路太危险了,万一山上石头掉下来,那就更危险了。”
对此,观音镇镇长唐显奎介绍,八角庙村的情况镇上知晓,也已经和县交通局、市交通局相关工作人员去现场了解过。据他了解,当初修路之所以修不下去,是因为集资的钱不够,据镇上了解,这条路修好需要五六十万元。“今年争取修好,方便孩子们上学。”唐显奎说,将再和相关部门沟通,申请财政支持,力争争取到资金。
力争看起来是个美好愿景,可是孩子们一天也不能耽误读书,周而复始的出没在这充满危险的大山中,多少次有惊无险的经历心惊肉跳,多少次生离死别的瞬间记忆犹新,老师理解孩子们的难处,家长的辛酸,可是集资修路已经7年时间过去了,为啥直到媒体关注时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说出当年的钱不够,只能修出一小段,又不能给大家退钱,到底真相如何,能不能让百姓首肯。要知道当年的钱还没有这样毛,各种费用不像当下高的没边,要是精打细算把钱都用在刀刃上,兴许一条大路已经能通天!集资款打了水漂,做为当地父母官为啥不借着奥运东风争取资金,想办法帮助孩子们渡过摆在面前的难关呢?县里的“公仆”们少吃一顿高档饭,三公经费压缩一点点,恐怕这条路早都旧貌换新颜了,光说不练假把式,可不能力争一年又一年,忽悠着孩子们长大成年了。
我要读书,尽管脚下有千难万险,孩子们依旧对明天信心满满!要想富,先修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希望就在大山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