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的水有多深?
文/张栋山
【感谢籣亭漫步 推荐至草根首页】
时评圈子推荐
中广网北京5月10日消息(记者赵明明)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变通通便胶囊”、“魔力秀腿鞋”、“白大夫一针白”、“小雷达手机”等44条电视购物短片广告昨天(9日)被广电总局停播。这是广电总局叫停违规广告数量最多、最集中的一次。
咱们中国凡事都要等到“两会”算总账。这是必须的,目前仍然无法改变的约定俗成。
今年广电总局新官上任三把火,面对代表委员看【幸福来敲门】都要断剧享受广告之苦的抱怨,倾听能否拿出不做广告的中一满足全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渴求声音,当着李长春的面表态一定做得到。全国一片欢呼声。要知道,好多年前喝了秦池酒折腾半宿靠3.2亿一举多得标王,如今就是10亿元都无法匹敌呀。央视一套靠全国多如牛毛的转播台站无偿服务,靠国家财政支撑,连个腕级播音员每月明着都有几十万元的进项,更别说有头有脸的官僚阶层了。离开广告难活呀。况且广告多是以年为计算单位,要是终止合同风险可大着呢。别看国家台财大气粗,遇到具体问题业的妥善处理,需要时间打理,绝对不是“三拍”能够奏效的。所以立马就出来两种声音,第二天就去打开电视看立竿见影的有之,毕竟是在那样一个庄重场合表的态,岂能儿戏?不相信的也言之凿凿,官场游戏见多识广,说的一样,做起来就是两码事了。
好在如今可以告慰天下了,抓小放大的清理一下违规广告,多少也算有个交代了,免得人们揪住中一的广告不放,耽误日进斗金可不是闹着玩的丢卒保车也算妙棋一步。
据披露,被禁播的44条电视购物短片广告涉及手机、电脑、化妆品、美容产品及投资收藏类商品,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和合法权益关系密切。不同程度存在虚假夸大误导消费,使用主持人、新闻报道形式做宣传,“叫卖式”推销或者未标注经销企业名称、无退还或承诺等违规行为。主要原因是一些广播电视播出机构侥幸攀比、把关不严,一些不良企业大量购买广告时段集中投放,致使一些虚假夸大、格调不高的广告出现反弹,误导了消费者,引起了社会反感,亟需整治,恰逢其时啊。
撒尿广告历来是人们深恶痛绝的,受众无可奈何之余只能如此逆来顺受挺着。越是热播节目越是煎熬深重,老妈76岁了,腿脚不便利,为了看一集电视剧连广告一起囫囵吞枣,10分钟剧15分钟广告的欣赏着,劝急了老人家一个劲的摇头,哪来那些尿啊。没看那广告中说尿急尿频尿阻留是病吗?天哪,广告效应在此可见一般。
前些日子某乡镇出来几个自办电视台的主儿,放3级片卖座赚钱,还堂而皇之的插播广告利益最大化,好歹被叫停了,大快人心好事一桩。
可是要是收听收看低俗媚俗庸俗的广告依然唾手可得,有的小台将大段时间承包出去,任凭各类五花八门的讲座横行,甚至让患者现身说法如何由满身赖秃疮吃了什么药溜光水滑了,几辈子的老寒腿一剂见效,丑小鸭摇身一变成了白天鹅,至于出现问题时就谁都找不到了。
街头小广告可以拒之,厕所文化能够抵御,然而正儿八经的媒体假话说了一千一万遍,能够保证不怦然心动,耳濡目染久而久之还有几个能够常在河边站就是不湿鞋呢?
重庆电视台已经取消广告了,经济上似乎有些损失,但是社会效益是无可估量的,但愿央视一套能够践诺。
广告的水老深了。台里要有活动经费,主持人要捞外快,承包商更需要实惠,那些鱼龙混杂的不法之徒更是商机无限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