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用户细分从微博开始

(2012-03-16 09:41:18)
标签:

微博

营销

用户细分

it

    微博提供了一种可能,一种找到细分人群的可能。微博所聚合的大量用户历经了新鲜尝试、不加筛选的蓬勃参与,逐步回归到了常态参与。这个阶段的用户更加理性与自我,个体形象上趋于真实,即使没有实名制,在微博平台上活跃一年的用户也几乎等同于真实的存在,用户在微博内的行动从初期的盲从跟随被自我表达所取代。

    微博上的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属性,男女、职业、地域、爱宠、酒精狂热、素食主义、老饕、音乐爱好、旅行途中、购物抉择……既有长期的属性,也有即刻的动态属性,更难得是这些属性都架构于一个个真实的人。在微博之前没有任何一个媒体可以洞察如此多用户的短期、柔性特征,这些特征对应的是用户最真实的当下需求,随着微博参与时间的增加,微博内的用户在默默地进行自我细分、归类——这是多少营销人员梦寐以求的?

    用户细分一直是网络的的一个课题,更是网络营销不断优化、追求的目标。一个策略如果面对所有人都不加以区隔,一定伴随巨大的浪费。但从技术手段出发,对用户细分绝难实现,难在用户动态属性的把握,难在对个体用户即时状态的判断。微博弥补了这个缺憾,因为用户主动将自己进行区分。这一刻他是位于海淀寻找江浙菜馆的饥饿食客,下一刻他又化身为分享某款红酒的品评者。这种转换与自我细分,每一天都在发生,从工作到生活,从诞生的喜悦到逝去的怀念。微博用户的这种自我细分为商业创造了无限的可能。有了微博,商业可以实现在用户期望某种服务或产品的时候恰到好处的出现在他面前。

    微博最终的营销结果不在于笼络大量的用户,而是在于当用户需要的时候,甚至需求还不是那么明确的时候出现,在用户有具象需求的时候适时提供产品或服务。所以商业机构在微博中的营销成果评价,有多少粉丝不重要,有没有一个可跟踪的用户资源池重要;有没有大量的转发不重要,有没有一个为人熟知的清晰形象重要(沈禄政/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