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成都:这里似乎离天堂不远

标签:
成都旅游天府之国杜甫草堂武侯祠锦里宽窄巷晨歌暮曲四川旅游 |
分类: 浮生记 |
记忆成都:这里似乎离天堂不远
【上篇】
成都,是我西部旅行的第一站。
雾里起飞,雨中降落,青岛—成都的航班飞了不到三个小时。那日处暑,瓢泼大雨一直持续到晚上,据说共闪雷电4800多次,为成都50年来经历雷电最多的一天,所幸我所乘的航班安全正点降落。
当晚距离成都几十公里的彭州地区还发生了4.8级地震,成都很多人在家中都感觉到地震带来的晃动,可那时我正在热闹喧嚣宽窄巷子里,沉浸于灯火流动的美丽夜色之中,丝毫没有察觉到这场不期而遇的地壳震动。
几天之后,又目睹了500年一遇的日全食,虽是瞬间,却恍若隔世。彼时彼刻,太阳变成月亮,白天变成晚上……“白天不懂夜的黑”,那天上午,成都几乎是万人空巷,天文奇观过去了,关于全日食可能发生大地震的谣传也不攻自破。
来成都纯属游玩,利用儿子的暑假,带他远行游玩一番。先到四川,再去云南。祖国的西南方对于我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地方,幸好这里有朋友,有相识已久的故知,也有新结交的茶友,对于远方来的客人,成都人民和山东人民一样,都有表达不尽的热情。
来成都之前,成都的朋友张萍就给我们办好了“熊猫卡”, 5·12汶川大地震之后,为了感谢全国人民对四川地震灾区的大力支援,也为了促进旅游业的恢复发展,四川省政府特向国内游客发放免费“熊猫卡”,凡是2009年年底之前来四川的外地游客,持“熊猫卡”可以免费游览成都境内的十一个旅游景点,其中包括都江堰、青城山、大熊猫培育基地等在内的著名景区。可别小看这小小的一张卡片,如今各地景区的门票高的吓人,一般景区入门就得三四十元,著名的景区都要上百元,在成都仅此一项,我们就省下大约一千元的费用。
来到成都的人们,都会见到这样一句话,也会细细回味这句话:“成都,一座来了不想走的城市”。 据说这句话是张艺谋当年留下来的,名人的话一出口就成了名言,于是成都便藉此大做文章,成了发展城市旅游的一条招牌口号。成都,真是一座来了不想走的城市吗?对于一个从只有百年历史的城市——青岛来的游客来说,成都是我一直想来的地方,也确实是来了就不想“走”,因为成都太热了。成都夏季天气闷热的程度绝对超乎我的想象,致使白天我宁愿呆在宾馆,也不愿上街。整座城市就像一个大闷罐。你可想像:在闷罐里溜达何其辛苦!没走多会儿就会浑身冒大汗,即使坐上汽车“走”路,也不是一件多么舒服的事情,因为成都的出租车大多数司机不愿意开空调。
厚厚的云层就像一床棉被捂在成都的上空,蒸笼,闷罐,汗蒸、桑拿……不知该怎么形容了,反正今年夏天成都最热的一周让我給赶上了,可以说这是我有生以来出汗最多的一个夏天,去年夏天在海口和三亚时,也没出这么多的汗,海南虽热,但是有风。而在闷热的成都,每天少说也要更换两次衣服,至于洗多少遍澡就不用说了。
天气虽热,但旅游的兴致不减。羡慕生活在四川成都的人们,身边和周围有那么多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有那么深厚的历史和文化积淀:锦里、武侯寺、文殊院、杜甫草堂、宽窄巷……等等,
宽窄巷,类似上海新天地那样的地方,老巷子翻新,虽然是修旧如旧,但还是新的感觉,远不如旧房子给人的视觉冲击,古韵是无法复制的,不过那青石板铺成的路面还是蛮有感觉的,走上去,就会有穿越时空的感觉。青石古道,两边是花间小院。一宽一窄两条巷子组成一个休闲区域步行街。两条巷子风格迥异,从视觉上看,林荫道宽巷子似乎更窄一些,巷子两边店铺毗邻,大都是酒吧、餐馆、茶社和工艺品店,既有传统韵味又有时尚风格,结合的很完美。
在宽窄巷子里吃点小吃喝杯茶,躺在竹子躺椅上捶捶肩膀掏掏耳朵,那真是惬意无比的幸福享受。“远喧若可居,问茶心自宜”,在成都七天里,走了八遍宽窄巷,也算是一段可以吹牛的的经历了。
抽出一天时间,去了都江堰和青城山。青城山,远近闻名的道教名山,心里曾经向往已久。去的那天,正赶上今夏成都最闷热的一天,都说青城山是成都人的避暑胜地,可是对于成都可怕的桑拿天来讲,即使到了青城山上,也是一样的遭罪,因为山上和山下一样,没有一丝风的痕迹。
正因为是传说的避暑胜地,于是夏天来登青城山的人特别多,通往青城山的公路上车流、人流络绎不绝。我们中午到达的时候,在索道口排队等缆车,足足站立了一个半小时。
不知你体验过站着蒸桑拿的滋味没有?那真是非常奇妙的体验,浑身上下衣衫湿透不说,如果有兴趣的话,建议你明年夏天就去青城山,索道站口排队一小时,保证让你见了雪糕如见亲娘。
无论天气怎样的残酷,青城山依然还是青城山,以“幽”吸引天下客。树上长青苔,石阶长青苔,屋瓦、栏杆都长青苔,连那些石雕花柱、石雕狮子的身上,都布满青苔,不知道在山上住久了人的身上会不会也长青苔啊?!
青城山上的树也很特别,葱茏茂密,笔直攒天,生机盎然,像这么好的植被山林在北方地区很少见到的,我们坐在缆车上像蜻蜓一样的在山间和树林里穿行,幽美山色尽收眼底,缆车飞行时掠过的风暂时带走了身上的暑气,让人享受到一阵难得的凉爽,只可惜,索道到不了山顶,我也爬不到山顶,极度闷热让人丧失了爬山的力气,在索道站上面的一座庙宇前稍作停留便赶紧回头,再乘缆车回山下,留的遗憾只能下次再来弥补吧!
成都生活节拍相对较慢,街头广告说“上海的生活32拍,快!!北京的生活 16拍,较快!成都的生活9拍,闲适。”朋友带我们去都江堰和青城山,那么宽的市郊公路,几乎没有多少车辆在行驶,而朋友却把车开得很慢,我笑着问开车的朋友:“成都的交通事故该是全国最低吧?”朋友不解:“啥子意思嘛?”我说:“高速公路都跑这么慢,大家好像都不着急呀!”真的似乎没人着急赶路,大家都在慢慢悠悠:很悠闲地喝茶,很悠闲地吃饭,很悠闲地行路……
世界上最公平的是日子,同样的日子,不一样的活法,有的忙碌,有的闲适。忙碌是命,闲适是福。人的理想生活莫过于吃吃喝喝悠闲散淡安过一生,无所谓世俗还是高雅,人性本来就是贴近原始本能的,安逸的日子才是追求的终极,理想之处就是天堂。
这里似乎离天堂不远。
成都的市民生活得很悠闲,日子过得也很坦然,谁也不羡慕谁,谁也不笑话谁,开着奥拓车也照样能载着全家老小四处转悠,花个三五十元也能吃得很开心,如此快乐生活在国内其他大城市里是绝少见到的。
不觅小吃不吃火锅的话,实在对不起成都啊!龙抄手、赖汤圆、张飞牛肉、谭鱼头……一系列的小吃把人的胃填得满满的,养的舒服服的,成都的小吃对于饮食为乐的人们来说,真是太有诱惑力了,而抵抗诱惑的最好办法就是:服从于诱惑。
在中国,吃饭,是一件愉快的事情(也可称作活动),在四川,尤其在成都,这种活动的愉快指数更可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这绝不是危言耸听,也非夸大其词无界限地形容,确实是实实在在的享受,川菜的麻辣让人的口腔味觉极度兴奋,松散的饮食氛围让心情无限放放松,再加上特别便宜的价格让心情更加愉快,甚至还产生过意不去的感觉。
馄饨,在这里被称作“抄手”,好形象的比喻。馄饨的制作方式就是方块形的面皮填上肉馅,然后一角卷起,再把两边对角重叠捏在一起,可不就像人把两只手抄在一起似的嘛!
没去四川之前,对天府之国充满了好奇,尤其对四川的麻辣饮食更是心怀恐惧,可是到了成都之后,却逐渐适应了饭菜中的麻辣的口味,直至最后竟然变成了彻底喜欢。没办法,走进火锅店里闻到的空气都是辣味的,躲避不了,否则只能挨饿,只有硬着头皮去吃,吃完之后体内像火一样地燃烧起来,浑身透汗但很过瘾。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