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东莞过年

(2012-01-24 22:46:41)

 在东莞过年
年初三冯楚和儿子在东莞东城步行街装逼


 

    大年初二的东莞之夜静得出奇。我家旁边的立交桥往日二四小时车流不息的喧嚣消失了。偶尔有一二辆车子的声音划过,更增加这座伟大空城的孤寂。与广州或深圳相比,广州年初一夜焰珠江的盛大空前,有五十一万人前往天鹅潭仰望星空。温总理有福了!所以,汪洋的新政府始终把握着中心城市的龙头权柄地位。否则无法解释那二十八万支烟花只能在广州而不是东莞绽放了。至于深圳的热闹早已盖过了除夕之夜开发商强拆的机器声。这座新兴的移民城市,已被香港的商业气息所融化。但是香港人在深圳的开发商在这个时候发动人员进入商铺民居强拆,这种事情若在香港发生是不可想象的。但是却在深圳的布吉某街道发生了。并且微博上的消息图片只出现了一会儿就又无影无踪了。这说明深圳对于香港的迷从并没有学到什么好东西的,而坏的东西却一并俱到。就像北京、上海将美国的纽约华盛顿高楼大厦与时尚奢华学得有模有样天花乱坠一样。但美国的民主自由科学理性的本质精神却一点皮毛也没学到。这就是中国当下所谓搞现代化的政治文化生态现实。

 

    正因为如此,我对东莞这座年岁中的空城,它的外表的粗糙和简单的街道,那些散落在乡镇各处的工厂车间流水线,那些岁首逃亡返乡的农民工兄弟所遗留下来的垃圾纸屑与破落的宿舍和场景,感受一场心灵深处的激荡。我真切地感到了我内心与东莞这座空城此时灵魂深处的共震。我是如此地爱上了东莞这样的感觉。东莞在这三十多年来所担当的中国农民命运的苦难与耻辱,以及由这苦难与耻辱所构成的辉煌叙事,可以说在一个个具体的人的身上呈现出它的真实性。他们因此获得了生命的时代意义,也可说是救赎。具体在我身边发生的事情就有很多。他们对东莞的爱与恨,对东莞的包容与抗争,对东莞的离弃与回归,有的发了小财衣锦还乡,有的还要在底层不断磨合,以小钱养活家人,有的在此购房置业,却并不以此为家,只是当作事业中转的驿站。这些或许更多地体现了这座空城的平民精神与自由活力。而东莞小民营企业与个体商贩,及早期原始积累成功的半公半私的工厂主是东莞经济的主体。这正是它的适合于普通农民工生存的魅力所在。

 

在东莞过年
东莞市人民公园是个老公园了但却是平民们的节日去处

 

    而近年来的文化新城建设,更是集中了全国各地掘食而来的文化掮客,在此掀起了所谓人文精神的华丽转身。一批文化人和艺术家拍卖家收藏家民间艺人在此获得民间资本的惠泽。而那些功成名就的文化艺人在此来去自由,不受拘束地创造着他们对东莞文化建设的神话。他们在获得了好处之时,又反过来揭露批判东莞的种种劣势和不足之处。无疑这些不足与黑暗面是存在的,而且很多还没有揭示出来。比如东莞的地产商是最没出息的一群人。但他们反而成东莞的所谓精英一族。但东莞一并包容并继续放开它的怀抱。就像很多农民工一边骂东莞不好,一边赶紧购买返回东莞的火车票一样。我知道今夜这座空城的静止,蕴酿的是明天更多的喧哗与浮燥,挣扎与担当,梦想与现实,无为与拼搏,流浪与回归。或许这是我对这座空城,抱有故乡在路上的祝福与期待。相反,我对广州或者深圳的热闹非凡与盛大歌舞有了一种内心的莫名的抵触情绪。如果我们将春节回家过年视为一种传统文化的复归,但显然只有东莞这样的空城所体现出来的安静与平凡,才是真切的给予我们心灵的一份自由的诗意。拥有自由平民的城市是中国当下的一份高贵的名片。

 

    今夜,龙年的冷雨牛毛针一样扎在脸上。我站在楼顶遥望对面迷茫的灯影下,东城东站的巨大广告牌子,还有台商大厦上空的被闪烁的尖顶。据说这是东莞最高的标志。但这些并不能引起我的幻想了。我想到的是明天,同样会有更多的这样的高楼在别的城市出现。而高楼下面的人却越来越小了。人民淹没在高楼大厦之下。然而,至少现在我还在这里享受着一份空城的孤芳自赏。我身边的人民明天将在同一时刻涌向这里。东莞路上是无数平民的脚步串起了新年一份礼物。只有他们才是这里最后的主人。我祝愿他们平安!也祝愿我自已在东莞的岁月。有诗为证:

 

----年初二

 

床头,手机响了

来电显示名字叫“不死” 

 

招来满屋子的回声

满屋子的荷尔蒙吓跑了

 

急着抢回

偷听的人离开了窗子

 

他掉下的鞋子

堵死了,一扇窗子

  

湘莲子 2012-1-2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