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拯救生命,但没有生命

(2007-02-08 10:39:26)
拯救生命,但没有生命
 
    现在网上陷井也是很多,一不小心就掉进去了。今早打开电脑,发现有友人的留言,让我按照他给的电话号码打进去,必有惊喜。我一打通听之,原来不是友人发的,而是语音聊天的骗子发的一个黄段子,不到400秒扣我10元话费。看来网络犯罪并非是危人耸听,难怪美国佬们,很怕拉登知道美国的军事网络系统被窃了。社会发展到这种状态,生命的秘密不再有秘密。人人感到了一种自由生活的强大压迫与挤压。所以,弗洛姆说要逃避自由。那是在高度工业化的西方,生命正在物化的绝望中开始清醒过来。但在中国一切都在发展,没有人能听得见逃避自由的声音,整过中国都处在欲望亢奋的巨大骚动之中。而欲望是生命自由的无底洞,人性成为欲望的磁场。正如原子核,爆发出巨大的能量,谁都别想逃避。这就是人性永久宿命。因此,欲望暴露越多,社会越反动,文明越恐慌,但人性也越进化。中国智者感到了不适,又想回归原始丛林了。
 
    文艺复兴时代就是人性欲望大暴发的时代。肉体的自由呈现,使得人好像找到了自已的存在真实性,追求自由幸福的生活。而上帝就是那双看不见的手,这双手就是人性的欲望,生命的欲望引导着人向着物质黑洞狂奔。但欲望之下的发展却没有了生命,而只有了物体。王斌在凤凰卫视上大言不惭地说,这个世界已经不适宜生长小孩了。下一代没有什么空间能有更好的生活。他坚决拒绝生一个自已的小孩来这个世界受罪,如果生下后代,也是对生命的犯罪。他还说越来越多的高智商的人拒绝生育自已的后代,只有那些弱智的农民或暴富的大款才一个劲地生下小孩。他对农民生小孩这种弱智行动感到耻辱和不屑。窦文涛也附和说坚决不生小孩,梁文道更是一个不生育主义者。看来中国这些所谓的高层知识分子,其生命的意义比西方的大哲们走得更远了。但是,康德之所以拒绝生育,并非是害怕后代人性犯罪,而是他想获得生命的更高拯救。他鼓励罪人们生下自已的后代,是一种生命的救赎,是一种生命的理由。卢梭也说过拒绝一个产妇和婴儿,在这个世界上是没有意义的。所以,他写下了《爱弥儿》,以证明私生子的合法性和人性存在。
 
    而中国的高层分子,却以拒绝一个罪人的孩子出生,而感受到个人的尊严和自由。这是多么荒谬的尊严和自由呵?他们还不如一个拾垃圾的农民,他们勇敢地生下自已的后代,真诚地承担人性的苦难,并在这苦难中找到自已的幸福。他们何其不知道后代没有远大的前途,没有生存的空间,没有生命的权利,没有知识分子的尊严与自由,但是他们却还是生下了自已的后代,他们忍辱负重,他们在垃圾上看到幸福与人性。那就是生命。中国的计划生育也是荒诞的和暴虐的。因为生命的到来,不需要附带任何理由。假如因为这个地球不适合太多的人类居住了,所以要控制人口增长,那也只能是地球本身的事情,而不是一种人去控制另一种人来到这个世界。我经常仰望星空说,儿子呵,我生下你是多么的幸福,虽然我没有更多的财富,没有更多的空间,没有一个更的好环境,让你享受天堂一样的快乐,天堂在天上离我们太远,但是儿子呵,我还是以生下你为荣。我将和儿子一起来承担这大自然所给予我的一切。因为除了这些,还有什么别的意义让我相信世界的存在?只有生命在这个世界上是唯一的。难道我们的罪过,不是生命本身的权利和赐予吗?
 
    我真想代老祖宗扇王斌和窦文涛一个耳光,男子不孝,无后为大。这个从生命的永恒意义来说,也是有道理的。中国古文化用于现代社会伦理,越来越成为精神的最高标准。为何中国智识者一遇到人性之罪,就回避过去而空想个人的私性?王斌不生育小孩子,具有人性的普适意义和价值吗?如果是对人类感到了绝望所生出的一种恐惧,而对后代采取毁灭的态度,那么还有什么精神至善来救赎生命的延伸?自然世界也在发展之中,而人性又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的沉沦与拯救也有人性的在场。知识分子正是从救赎生命的苦难而来的。其精神超越的高度,也是生命的高度。在这里我更感到一种绝望的活着。现在中国生活越来越让我有这种绝望地活着的渴望与激情。因为,生命被欲望所激发出来的能量,正是人性自由之下的精神实现。人人找到自已的位置,不是在别处,而是在此处,不是在彼时,而是在此时。我面对一个生命,无法无动于衷。而且这个世界不再是孤立的而是普遍联系的。人性自由有陷井也有坦途。现在让我们开始行动吧。如果我们还有拥有生命。
 
 
临近三个月生命的患白血病女孩,急求社会各界人士伸出 援助之手,作生命的最后一博--化疗。亮点文化公司呼吁社会各人士共同关注。
求救电话:13725783137 孙丹母亲  东莞市人民医院血液科
 
(图片转自亮点文化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