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广汽丰田锋兰达驾控“燃”动心潮

(2023-07-05 09:30:38)
标签:

广汽丰田锋兰达

紧凑型suv

千岛湖试驾

在紧凑型SUV市场广汽丰田锋兰达以颜值、空间、智能、动力、安全等全面进阶的产品实力,2022年上市第一年就卖出99399辆,成为最大黑马截止目前锋兰达市场销量已突破16万台且流量和热度不断攀升

 

今年419锋兰达智能电混双擎正式上市,在原有出色的产品力基础上再次突破,将超值进行到底!当然这款车型的火爆和其年轻化的特质有关其由内而外迸发出的“燃”与年轻人完美共鸣

 

前不久广汽丰田锋兰达“向电进化”为主题在千岛湖举行的全国媒体试驾活动上外界锋兰达智能电混双擎”的魅力有了更为直观的认知

 

这种“燃”是运动感与智能化拉满——与千岛湖岸作伴锋兰达即使安静地停在一旁也足以是一道靓丽的风景锋兰达采用了彰显都市SUV高级感的“Urban Active”设计理念,外观造型年轻动感,“颜值控”一眼心动。流线型的轿跑SUV身姿兼具动感与优雅,赋予整车极具辨识度的外观造型。梯形的进气格栅配合熏黑设计,增加整车运动感。同时,犀利的LED前大灯和悬浮式LED组合尾灯,以及18英寸双色铝合金轮毂,更让年轻化运动化时尚化成为一目了然的特质

 

“数智控”而言锋兰达智能电混双擎如同随行的密友在此次的试驾体验中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功能显示上,锋兰达也与时俱进地配备同级领先的12.3英寸全液晶仪表盘及10.25英寸触控大屏这块中控屏中加入的“丰云悦享”智行互联服务,涵盖智能语音助手、车家互联以及可分享的“数字钥匙”等多种智能远程服务功能,车机系统的便利性和智能化得到很大提升,为用户带来更轻松和愉悦的驾乘体验同时该车机系统还可支持OTA远程升级,HiCar/Carplay/Carlife多种智能手机联携、在线导航等丰富功能。经过试驾体验,这套车机系统的智能化实用性、娱乐性可扩展性令人称赞

 

这种“燃”是越级空间与满满安全感——空间方面锋兰达拥有2640mm轴距4485*1825*1620mm车身尺寸,让其内部空间在同级SUV中遥遥领先。优渥的空间体验,让朋友、家人一起出游更加轻松自在。其后备厢容积达到了427L,经过实测,可轻松装下4个22寸和2个24寸行李箱;而支持4/6分割放倒的后排座椅,放倒后可进一步提升车辆的置物能力,也为露营改装、自驾游等场景提供便利。

 

车身安全方面除了TNGA架构提供的高刚性GOA车身,锋兰达的各项主被动安全配置也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锋兰达全系标配了7个及以上SRS空气囊同时,锋兰达智能电混双擎配备了与旗舰车型同等的T-Pilot智能驾驶辅助系统,Toyota Safety Sense智行安全全系标配,PCS预碰撞安全系统、DRCC动态雷达巡航控制系统等主动安全配置,不仅让锋兰达实现了准L2级自动驾驶水准,也为其提供优于同级竞品的全方位更深层次的出行安全保障。在实际试驾过程中,锋兰达的主动安全表现确实是武装到牙齿,新增PDA预判式主动驾驶辅助系统及EDSS紧急驾驶停止系统两大世界首创技术,可将风险识别大幅“前置”,加上全速域跟车功能、预碰撞安全系统、自动调节远光灯系统等诸多常用实用功能让驾驶更安心轻松

 

这种“燃”是驾控舒适与驾趣丰富——该车基于TNGA-C平台打造,平台低重心、高刚性、轻量化的车身结构优势,在驾控上得以完美展现。经过实测,锋兰达的最小转弯半径仅为5.2m,对比一众紧凑型SUV竞品优势明显。而得益于低重心的设计优势,锋兰达大大降低了车辆转弯时的侧倾表现,配合高刚性车身,飞驰在蜿蜒的湖景公路上能明显感觉到车身非常“整”低重心设计也弥补了SUV车型底盘高带来的侧倾问题这些底盘技术的加持大大提升了驾驶员的操控信心。

 

锋兰达智能电混双擎搭载的是2.0L智能电混双擎系统三电系统全面革新,实现媲美纯电动车的加速直接感。该系统最大输出功率达144kW,接近200马力,动力性能同级领先。WLTC综合工况油耗低至4.58L/100km,满油的情况下可跑上千公里无需插电,没有续航焦虑,无论是在炎热的沙漠,还是寒冷的冰原,都可以保持强动力、长续航,适应全地域、全温域行驶。

 

省心、好开、智能、安全这样的一款年轻化车型产品力融入”的出行体验平凡做到了不起不可能成为可能完美呈现堪当重任时代新车

向阳而生者,难至迟暮;精益向上者,永远青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