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左耳》,你会体验到苏有朋赋予青春的更多味觉。青春是一个很复杂的矛盾体,不同人对青春有不同的认识。《左耳》用了苏有朋的叙事方式,让青春更细腻。有阳光,有海浪,有烟花,有啤酒,有无法被克制的爱,有不想再回忆的过往,有那些永远不死的理解,还有阴谋与救赎的自我升华。当然,也有残缺和遗憾,但导演苏有朋则赋予了残缺和遗憾更多的雨露和阳光,就算是青春的阴面,也在阴谋与救赎的过程中让人看到了青春的色彩,这是阳光折射出来的色彩,不一定是彩虹,但至少也是多彩的。
苏有朋赋予了故事更多的想像空间,也让故事更加接地气。苏有朋带给我们的青春记忆是美好的,因为我们都曾疯狂的去追过小虎队,而影片里更是在毕业之际唱起了“放心去飞”,那些青春的离别即使有泪,也是幸福的。电影《左耳》丰富了故事更多的想像空间,让那些性格迥异的人在青春必经的阶段,有所选择,有所得到,有所失去,有所遗憾。让每个人在青春更独立自我,即便是做烟花,也要放纵的绚烂一瞬间。但这样的青春有痛,有伤,有失去,更有遗憾。苏有朋将这样一个青春的故事从天堂顺利着陆,用最轻盈的方式宣示了青春的主权,觉得这样的青春就在身边,值得去影院刷票看。
苏有朋用电影的语言表达了属于一代人回忆的青春。苏有朋给《左耳》这种带有痛点的故事涂抹上了润滑油,用自己最独特的拍摄手法,张弛有度,略带唯美的方式,在不同的节点中给出了很多暖暖的小幸福。所以,即使在最痛苦的时刻,他们依旧保持着自己的青春不低头。而到了最终的救赎时间,你也会发现,这种救赎没有屈辱只有让自己更自信。从张漾搞阴谋陷害,再到最终的自我救赎,其实这中间有太多复杂的情感,但主人公一直都保持着自己的独特个性,这本身就是青春最该表达的东西。所以,从一个人物的两面性,再到不同角色之间的“变形记”,似乎好的坏的,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迁,但唯一不变的,就是青春充满遗憾的时候又永远照射着阳光。
苏有朋成就了年轻演员。如果说,欧豪的表演还略显幼稚,导演苏有朋则让他成功的转型为了演员,没有太多台词的表达,很多时候运动了电影独特的语言,无论是光鲜还是色彩,无论是略带味道的美好和运动男孩独特的气质,都被苏有朋挖掘了出来。即便是露肉,也露的非常养眼。
苏有朋对青春的理解让类型片更加丰富。《左耳》应该是属于苏有朋的青春,这其中有他自己的经历和对于青春的独特理解。同样,苏有朋因为有细腻的情感,所以很多镜头表现的相当有韵味,这也是苏有朋电影里最有味道的一个层面。而女主角们之间友谊最细腻的变化,都让整个故事显得更有人情味儿。虽然没有太高潮的段落,但控制力却从始至终都让人沉迷于其中,这也许更是叙事方式最强势的地方,让人难以割舍任何一个角色。苏有朋对于故事的表达,对于情感的诠释,对于人物的理解,包括对于画面的把握,对于镜头的处理,还有对于音乐的运用,都很有艺术范,用他自己的话说,他就是一个艺术家。的确,电影就需要有这样的艺术感才不让人觉得俗套和墨守陈规。和《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有很多共同点,就是对于青春的赞美。当然,《左耳》也赋予了青春更多的内涵,这其中就有伤感和痛苦,这恰恰就是一种相当自我和苏有朋所理解的青春进行了化学反应,让人看到了青春片的不同,让人看到了青春片的不同,毕竟,这种体裁的电影大多数都是讲述的美好,如何去把那些不美好的记忆变成美好,阴谋与救赎则成为了最给力的表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