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说欣赏:陈州戏班
(2023-06-21 17:37:42)分类: 小小说欣赏 |
陈州戏班
孙方友
陈州戏班成立于光绪年间,创建人是县衙二步卯首赵一刀。赵一刀祖居城东关茂祥街,性好娱乐,疏财仗义,广交四方宾朋。时有鲁西一民间梆子戏班流入陈境,班主虑其乍到异乡,人地两生,背不靠山,唯恐演出活动有阻,便四处寻访。当得知赵一刀为“陈州秦琼”般的人物,即率众伶登府拜访,叩求赵承当该班管主,一刀欣然允诺。
由于该班名伶云集,演技颇佳,不到两年工夫,便名噪周围府县。
不想这时候,却出了两件意想不到的事儿。
光绪十九年春天,陈州戏班到太康马厂演出,由于四梁八柱行当齐全,艺人演技出色,深为当地县衙二步卯首赵全奎所青睐,被强留于彼,阻止返陈。赵一刀闻听此讯,认为对方蛮横无礼,欺人太甚,气急败坏,当即召集其管辖的白楼、王店、回龙集等三所的青壮群众二千余人,各执刀枪棍棒,以衣襟上系红绒绳为标记,亲率人马连夜赶到马厂,包围了城池,呐喊声讨赵全奎,令其马上交还陈州戏班,否则即行攻打。正当千钧一发之际,太康县令闻讯赶来,亲自出面周旋调停,才使“二赵”施礼言欢,并结金兰之好,风波方才平息。
不想这年秋天,陈州戏班在城南瓦关集演出时,恰有项城梆子戏——太圣班的一位艺人到此访友,掌班怀疑其是暗地挖角儿,不分青红皂白就将其野蛮殴打,使那人身受重伤致残,这一下,算是闯下了滔天横祸。
项城太圣班的靠山管主不是外人,而是袁世凯的堂弟——袁老三。这位袁三爷因脖子里有个痈瘤,人称袁大疙瘩,是个老戏迷,不但爱看戏也爱养戏,现在获悉尊身足下的戏班艺人无辜受欺,有辱门楣光泽,便携带太圣班的掌班,驱车至陈州府,投诉于府尹,将赵一刀拿到府衙问罪。接着又到陈州戏班缉拿打人凶手,班内二十多个男演员几乎全都上了法绳。
太康县的二步卯首闻知赵一刀有难,急忙赶到陈州府,上下打点后到狱中见到赵一刀,对他说:“我已托人打听清楚,你得罪了袁三爷,除非他发话,陈州府尹才敢放人!”赵一刀说:“贤弟呀,只要放了戏班艺人,我愿一人顶罪,杀头都不惜。”赵全奎见赵一刀爱护艺人到如此地步,很受感动,说:“小弟虽然无才,但我一定想办法救兄长出狱。”
原来这赵全奎虽官小位卑,却也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人物,辞别赵一刀后,当下就去了项城袁寨。
赵全奎虽然天不怕地不怕,但并不莽撞。他到了袁寨之后,先侦察了一番,发现袁家防守森严,并不是容易进去的。赵全奎想这事儿也不是搞暗杀,目的只是逼袁老三放人。若把袁老三杀了,不但自己活不成,赵一刀也活不成。他想了半宿,决定先找袁老三谈一谈。第二天,他准备了一番,便走到袁府,说自己是唱戏的,原来的戏班儿散了。听说三爷是养艺人的君子,就想求三爷给碗饭吃。袁老三热戏,自然也喜欢名角儿投奔自己名下,急忙召见。赵全奎走进府内客厅,先向袁老三拜了拜。袁老三问了一番,最后说你既是唱武生的是不是先亮两个招式,喊两嗓子让三爷我开开眼。赵全奎说三爷,今日有些得罪,因我口中起了舌疮,不能唱,不信你可以看看。说着就用手撕着嘴巴走向袁老三。袁老三和家丁们想着赵全奎只是让看他的嘴,没想别的。不料那赵全奎一走近袁老三,就一把抓住他的前胸,并迅速地从腰间掏了一把匕首,顶住了袁老三的咽喉。袁老三很是紧张,几个家丁也惊慌失措,团团围住了赵全奎。赵全奎说:“都别动,谁动我就先将你们主人放倒!”袁老三说:“好汉,千万别莽撞,有话好说!”赵全奎说:“我是赵一刀的好友,陈州戏班打了太圣班的弟兄不对,您应该追究凶手,不该将男演员全部关押,更不该问赵一刀的罪!比如您的戏班儿惹了事,拿您问罪你冤不冤?”袁老三问:“你说咋办吧?”赵全奎说:“你马上派人去陈州府,要他们放人,只留下凶手查办!”袁老三说:“这事儿好商量,来人,传我的口谕,要陈州府留下凶手,其余的全放了。”家丁说:“三爷,我空口无凭,陈州府尹怎会信我的。您老能不能写个便笺?”袁老三眼一瞪,说:“我脖子上有刀逼着,能写吗?”赵全奎一听也是,便命人拿来笔纸,让袁老三写了手谕,递给了那家丁说:“一时三刻,你若不带着赵一刀来见我,你家主人就将死在我的刀下!”那家丁不敢怠慢,骑上快马去了陈州城。几个时辰过后,那家丁就带着赵一刀回到了袁寨。赵全奎对袁老三说:“您让人备两匹快马,放在村口,然后一个人送我们弟兄出寨。马要放在寨外的田野里,省得有埋伏。只要按我说的办,我决不会加害于您。”袁老三说好好好,立刻命人备了两匹快马,放到门外,并安排家丁都不准动,然后随赵全奎、赵一刀出了西寨门。赵全奎先让赵一刀上马,然后放了袁老三,也翻身上马,向官道上跑去。
这时候,袁府家丁全赶了上来,袁老三对家丁头说:“还不快拿下他们!”那头目说声遵命,便打出一声口哨。赵全奎做梦都未想到,两匹马听到口哨声,竟突然调转回头,飞也似的又朝袁寨跑去。
不过,等待他们的不是杀头受刑,而是一桌酒席——因为袁老三也被他们的情义感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