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宏治:父亲激励全家读书

(2023-04-24 17:27:59)
标签:

获奖征文

分类: 生活

父亲激励全家读书

(获巩义市作协、读书会“我的读书故事”征文优秀奖)

王宏治

我父亲今年91岁,他的客厅里悬挂着一幅自己书写的中堂,左右两联是篆书:“有关家国书常读,无益身心事莫为。”中间是隶书:“孙敬头悬梁,苏秦锥刺股,车胤囊萤学,孙康映雪读;诸人家虽贫,有志自勤苦,终亦酬壮志,功名传千古。”父亲不仅受到这些名人名言的启发,他也用自己的人生经历教育着全家,要勤于读书。

父亲1932年出生于巩义市鲁庄镇后林村一个贫苦农民之家,幼年家境贫寒上不起学,爷爷被拉去当了壮丁,父亲跟着奶奶艰难度日。1942年他们母子俩也出现在了逃荒路上,十一岁就到陕西省的宝鸡、汉中烟厂当童工,抗战胜利后回到老家。时年十三、四岁的父亲,看到别人家孩子上学读书,心里非常羡慕,多么希望自己能与他们一样上学读书啊,然而家庭条件不允许自己有上学的奢望,读书只是一个梦想。

新中国成立后,父亲也想方设法改变自己的生活状况。1953年,在本家大哥的引荐下,他到山西省运城地区机瓦厂当了一名工人。从初春干到寒冬,因为没有知识和技术,只能默默地整天和泥土打交道,充分体会到了劳动者的辛苦。俗话说:“女怕选错郎、男怕选错行”,自己也有点后悔选错了行。可当时自己既没有文化,又没有技术特长,只好无耐地坚持下去。春节放假回家探亲,了解到原先在校读书的一些同龄青年有的当了老师、有的参军提了干······很受人称赞,长辈们在谈论那些学子们时有人戏言:看来“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说法似有一定道理!由此,他深深感到读书的重要性,有知识有学问才有前途。

春节后返厂,他决心边劳动边读书。先是在厂办职工夜校听专业老师讲课,按要求做作业,坚持三年基本读完了小学和初中课程,期间成绩较好,特别是作文常常受到老师的表扬。有时针对厂里生产、生活中出现的好人好事写成短文在厂刊和板报上发表,职工爱看、领导夸赞。曾在国家《建筑材料工业》杂志上报道过厂里“切坯不用油”的先进事迹,引来不少同行业者参观学习推广。工作上取得成绩后,1956年光荣地成为中共党员,当选厂团支部书记,调离车间转为干部到厂办工作。这时他有了上市里干校早读的机会。单位距干校5华里,为读书、工作两不误,他狠心花三个月工资150多元买了辆自行车,早去早回,硬是读完了高中语文课程。

有了文化基础,工作上得心应手。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曾出席过地区先进工作者代表会议。干校不上了,业余时间怎么安排?一个中年汉子,独身在距家千里之外上班,空闲时间很多,除参加一些文体活动外,不读书就感到寂寞无聊。因此,除遵从领导布置的通读毛泽东选集等政治名著外,他还购买了祖国的四大名著以及长篇小说《红岩》、《苦菜花》、《三里湾》等,阅读后受益匪浅。

上世纪七十年代父亲调到河南偃师,先后在组织部、府店乡和偃师砖瓦厂工作,当过党委委员、工会主席。八十年代,调回河南巩县,没找熟人,靠自己用毛笔写的信和自我介绍,取得了组织上的信任,被安排在市委宣传部工作,在《河南日报》等报刊发表过文章。后来在郑州市陆浑灌区管理局退休。

父亲写过一篇《读书使我终身受益》的文章,曾刊登在《巩义时讯》上。他的学习精神令人佩服。现在年龄大了,每天除了散一会儿步、打一会儿牌,就是看报、看书。

这几年,父亲阅读了《平凡的世界》、《人世间》、《白鹿原》、李佩甫的平原三部曲等名著,极大地丰富了自己的老年生活。

再说父亲书写的中堂书法,他其实是在别的资料上发现的,自己临摹,后来逐渐像模像样。他出于兴趣,又到市场上的字画装裱店与老乡攀谈,要跟着人家学习装裱。老乡看出他是真想学,近80岁了也不会撑行,也就没有保守,教会了全过程。就这样,父亲写写,自己去裱裱,给人家掏点成本费。先是自己的房子里挂了一套,接着给我一套,还题词赠送他的孙子,我弟弟一套,两个姐姐各一套,还别说,给两个姐姐的在他们儿子结婚时得到了满堂喝彩。这一下,求字的人越来越多,先后拿到的有几个堂姐妹、堂兄弟、侄子、侄女、外甥、外甥女、表姐、表弟等,有二十多副。传得最远的是在陕西泾阳的表弟,在他儿子结婚前从他姨父处求到了这幅中堂字,回去挂上,立马给在农村的家增色了不少。后来,看到了结婚录像光碟,迎亲之前摄像机首先对准的就是这幅中堂,老父亲看了,那真叫高兴。

如今的时代,读书仍然是有效的传家之宝。我们应该像父亲那样,多多益善、孜孜不倦地刻苦读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