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宕起伏的《平原客》
(2022-11-26 11:00:01)| 分类: 读书 |
跌宕起伏的《平原客》
最近几个月看了李佩甫的《平原三部曲》中的《羊的门》《城的灯》,只是没借到《生命册》。还看了他的《金屋》,今天上午看完《平原客》,感觉有点看头,故事紧凑,情节合理,心里想着快点把书看完,说明他编的故事有吸引人的地方。
平原客,书中的解释是,在平原,“客”是一种尊称。上至僚谋、术士、东床、西席;下至亲朋、好友、以至于走街卖浆之流,进了门统称为“客”。
在我们这里,也有这种叫法。我记得认识一个同事的岳父时,我问同事是他什么人,他说是他家的“客”。
李佩甫说他写这本书用了两年多时间,准备时间却长达十年。十年里,他一直关注着副省长杀妻案,关注着一个成为“园艺大师”的种花人。关注着一个被称为“天下第一审”的公安部门的预审员。这都成了书中的主要人物,而且塑造都非常成功。作者的用心令人敬佩。
小说《平原客》开篇,是作者一句话的题记:“麦子黄的时候是没有声音的。”用这句话与作者要写的人物有关。
小说中这位大人物叫李德林,留美博士、教授专家、博士生导师、国家小麦研究专家,先是成功升任了“农科大”的副校长,紧接着成为主管农业的副省长。李德林膨胀了。然而,家里川流不息出现的各种八竿子都打不着的亲戚让他妻子罗秋旖不胜其烦,进而离婚。
李德林让他的学生、市委办公室主任刘金鼎找一个农村姑娘,照顾老父亲的生活。这个农村姑娘徐二彩别看文化不高,其实颇有心计,从此给李副省长带来了厄运。
看着小说,感觉对这个悲剧人物的描写还是顺理成章、很有特点的。
在省城李德林的住处,徐二彩把家打理得井井有条,把饭做得十分可口,把副省长李德林父亲伺候得舒舒服服。大年三十的夜晚,农村姑娘徐二彩和李德林住在了一起。后来结婚。徐二彩生下儿子后,好像成了李家的功臣。徐二彩想在省城大操大办,李德林考虑到影响,坚决不同意。于是,徐二彩背着李德林回到梅陵老家,在县里大肆张扬着请客,借给孩子过满月发了笔大财。李德林对徐二彩提出严厉批评,徐二彩却毫不在意,更加肆无忌惮。他对李德林的司机和身边工作任意使唤,借用李德林名誉到处打招呼、替人办事收礼。同时对李的父亲也不再关心,回到家饭也不做,经常吃食堂。李德林从反感到后来厌恶,最后变成仇恨。一提离婚,徐二彩的农村泼妇劲就使了出来。先是对孩子又打又掐,孩子大声哭叫着,像揪着李德林的心。无奈,李德林想到了钱,想用钱买徐二彩的心,让她同意离婚。徐二彩开始说要100万,等李德林借来了100万之后,徐又不离婚了,说要离婚100万后边再加一个零。李德林感觉一天也过不下去了,他很少回家,经常住在办公室内。徐二彩看到李德林不回家,认为李德林有了外遇,经常疑神疑鬼,到李德林的办公室闹。无奈,李德林下了狠心,他策划了杀徐的阴谋,雇凶把徐二彩做掉了。尽管他做得很巧妙,谋划得很周密,但是,还是被公安人员顺藤摸瓜破了案,最后被法院判处死刑。
另一个主要人物是刘金鼎,从花匠的儿子到榜上“贵人”,从一个农大学生做到黄淮市副市长,但他心术不正,欺上瞒下,结党营私,mai官mai官,直到买凶sha人,不仅把自己的“贵人”拖下水,最终也机关算尽锒铛入狱。
还有一个谢之长,他在梅陵外号人称“谢大嘴”,他作为一个“能人”帮助少年刘金鼎成功转学,精通“关系学”。他利用刘金鼎、李德林的权力成功建立了自己的商业集团,这个人物既有农民的热情、豪爽,又有商人的精明、算计。
赫连东山从一名基层公安干起,直至全省专家,他为人正直,原则性强,办案能力突出,成功侦破杀人案,但因触动了关联利益,也被诬陷关押,好在人心公道,终还清白。
整部小说故事性强,人物的典型化形象塑造较为成功,刘金鼎的奸猾多谋,老谢的八面玲珑,徐亚男的泼辣蛮横,在作者笔下无不栩栩如生。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