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顺法师:我们的焦虑与希望……世言
(2014-03-09 17:49:34)大和尚说:佛教认为,我们只有搞好四大关系,才是我们的希望之道。哪四大关系呢?
一个是我们自己和物质的关系,这里一开始大和尚就弄错了,他说“我们一个个从田园牧歌式的生活中,奔向城市,日复一日地去奋斗拼搏,来寻找我们人生的幸福”,这根本就是胡扯,如果农民们都活在“田园牧歌式的生活中”,试问还有几人愿意外出打工?也许连这和尚也不会出家吧!人们之所以要奔向城市,一是被农村生活的贫困所迫。二是对财富和现代城市生活的向往,他们只是认为:人生的幸福得靠奋斗拼搏,而在农村,连奋斗拼搏的机会都没有,何来幸福?
第二关系是自己和他人的关系,这里大和尚更可笑了,他说“从我们诞生的呱呱坠地这一刻起,我们也需要我们家人的呵护、培养、成就,亲戚、朋友、师长、六亲眷属的成就,才有我们现在生命的状态。缺乏了其中的任何一样,我们都不可能是今天的这个样子。”,却忘了他的出家,正是背弃了家人的选择,那来礼敬父母之说呢?
第三个关系是自己与自己的关系,这看上去好象就是大和尚说的“成就我们自己”吧,而事实上,在成功学是,所有人的追求,无非也就是“成就我们自己”这事,根本与佛教无关,佛教所谓的“自己与自己的关系”,本质讲,只是无我,是弃肉身我的成佛!
第四个是自己与信仰的关系。事实上,信仰的确能够使我们直面苦难,变得坚强,但同时,信仰也会令人们失去对真实的判断,且不论宗教信仰的迷信,就以这大和尚来说,他说他师付“他二十岁出家,同年呢在湖北武汉宝通寺受戒”,而360百科在基本简介中写道“22岁在新州报恩寺出家,1930年到武昌宝通寺受戒”,在简谱中却写道“◆ 1930年1月15日,本焕长老二十岁,胜缘成熟,毅然割爱出家,投报恩寺礼传圣老法师披剃出家,赐法名本焕。从此过着芒鞋布衣,刻苦修行的生涯。 ◆ 1930年4月8日,传圣法师念其专心苦修,为令其早成正果,破例送他到武昌宝通寺礼持松大和尚圆受具戒。从此清静自修,广利在情。 ◆ 1930年7月,本焕长老为深入修行,前往江苏省扬州高旻寺参拜来果老和尚为依止师。”,对比起来,本焕长老理应二十三岁才出家才是,可大和尚们因信仰和迷信,却未能对一个简单冲突事实作出应有的判断。
若以大和尚所说,希望之道只能走向失望了!呵呵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