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文林:阿拉伯世界动荡的真相与启示……世言
(2011-05-27 10:20:37)
标签:
杂谈 |
田先生认为:导致这次中东动荡的一个经济原因,是发展模式的弊端,使得阿拉伯国家陷入了一个全球化陷阱,就说他们没有自己的民族工业,它引发了一系列的严重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国家财富的缓慢地向外流失,第二个负面效果,就是说它不能吸纳足够的就业人口。……“全球化陷阱”,这其实是个非常具有学术意义的理论问题。就人类社会发展而言,全球化是不可避免的。但在这过程中,实质性的问题却是由自然资源生成的财富应如何分配?而且这在现实中还应分成国际间如何分配和国民间如何分配两个问题。所谓“全球化陷阱”,实际上是在国际间如何分配上出了问题,在现代国际经济中,自然资源和加工能力并不直接生成可分配的社会财富,它首先形成的是财产,而确定财产权的,是由自然资源和加工能力及资本构成的市场能力,不是单纯的自然资源和加工能力。因此,财产权的取得,才是社会财富分配的内涵。也就是说,一个国家,若不能形成(强化)自身的市场能力,那么,很可能就只是其投向国际市场的自然资源的价值远低于可生成财富的价值,全球化对其而言,可能实际上就是个财富分配不公的陷阱。
王鲁湘先生说:我们知道任何一个国家在实现从传统社会向现代化过程中间,有一个不可跨越的一个阶段就是工业化过程,是吧。为什么阿拉伯世界也好,中东地区也好,包括所谓过去我们所说的那样一个大地区,包括现在北非这些地区也好,它没有抓住这个机遇,没有把工业化这个过程很好的推过去,以及造成国内那么多的没有办法充分就业的人口,造成整个社会的实际上是一个定时炸弹,到底怎么回事呢?……这话虽然不尽然如实,但基本上还是靠谱的,因为在全球化的初始阶段,国家仍是各自独立的主体,它们之间可以建立多种多样的经济协议关系,甚至是区域性的协议关系,但各自的自身利益仍是基本立场,因而,自身问题要靠自己解决才是国策的基本原则。由此而论,国家在实现从传统社会向现代化过程中间,若不能自行解决现代化社会生存问题,无工业化过程才将导致出现重大社会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