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从一出现就被认为是对社会经济的破坏,是一种恶的事物,近百年来,人们在反通胀的长期努力中逐渐加深了对通胀形成机理的了解,慢慢地掌握了一些有效的市场调控手段,使得恶性通胀发生的风险大大降低了,这里面,政府对市场的干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这也说明,自由经济也须得在一定程度上接纳社会风险防范机制的界入。
就通胀本身而言,黄先生很清楚地告诉我们,它就是个社会财富总量与货币总量不等的问题,以国家而言,它有输入型和成本型两种,它还有两个诱发因素,一个是商业投机,一个是市场恐慌心理。现实当中,则有几个问题要考虑,一个是劳动成本的合理调涨,和进口原材料价格上涨,这是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社会公平的必然趋势;另一个是市场货币(社会人群手中的货币)的流动量大大超过人们实际消费量而形成的市场冲击力,也就是商业投机和市场恐慌心理的根源。前者是必须的,要承受,不承受,社会无法进步;后者是必然的,要控制,失控,通胀难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