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郑先生讲周易,其内容大约与高中语文的教学水推平相当,实在没有什么思想性可言……。杨振宁先生一句“《易经》影响了中国文化的思维方式,但是这个影响,是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萌芽的重要原因之一。”就让郑先生为了难,他《周易》当中,既有形式逻辑的思维,也有象数思维,也有辩证思维,就是它的思维方式应该属于是多方面的。但他却不愿以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这两个东西方最大差异来作思考,或者说他根本就知道杨先生说的就是此因,只是不肯面对而已,毕竟,博大精深只是感性的表述,而科学,则需要实实在在的有理有据。
值得肯定的是郑先生的学术态度,关于八卦和六十四卦的起源问题,他的观点是:这仍然是一个谜。他列举了张政烺先生,屈万里先生,郭沫若先生,冯友兰先生和高亨先生及朱伯崑先生这些学界大家的观点,同时也点出不确之处,这还的确称得上学术严谨。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