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刘庆柱:中国帝陵探幽——世言

(2010-01-24 12:24:25)
标签:

杂谈

    这个讲座凤凰台还有个题目叫“如何发挥中国文明遗存物证的巨大功用”。说实话,刘先生所讲与这两个题目都不贴切,也许只能说,著名考古学家与专栏负责人毕竟不是同一路人……。

古墓,就考古学而言,不管是帝陵抑或是民间土坟,都是历史信息的承载体,区别只在于其信息的存量及价值,而对墓主而言,则有一个血(宗)亲后人的权力问题,只是这问题至今未见争议。最大的问题在于那些对古墓的经济价值的觊觎者,他们与前二者的最大区别在于他们只希望即时将古墓及古墓中所有可能具有市场价值的物品尽数据为己有。

    考古发掘,虽然至今仍未能称之为完全意义上的有计划发掘,可实际上也未必需要一个“完全意义上的有计划发掘”,因为除了极少数特定历史信息外,人们的现实生活实在说不上有哪些历史信息是必须即时获得的,而且人们早已知道应作的是保护性发掘,而这个“保护性”,其成本之高和有效性难以保障也客观上不允许人们对此作太大寄望。事实上,社会大众对帝陵普遍存在的只是一种猎奇心态,这才是当代地方官员们热衷此事的根源,今天就有报道: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县村民要求对该县莲花坝皇墓进行挖掘,期望能确认为“刘备墓”。这应算是探幽呢还是发挥物证的功用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