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谢继胜:汉藏文化交流新证——世纪大讲堂之另言

(2008-07-21 17:29:38)
标签:

杂谈

谢先生的三证,起码有一证连他自己都说还未证实,所以似乎叫“新考”更合适些……闲话一句,无关紧要。

这个题目有点应景的意思,实际上把它作为文化闲章来听也许会更有趣一些。

说大昭寺供奉释迦像是因为它更灵验,其实这是最无从考究的事,这尊由汉统治者送给藏域的造像,这里的确有文化交流的意义,不过所交流的未必是汉藏之间对神灵的崇拜,也许它所谓的“灵验”,更多的只是对人间“天朝文化”的敬畏之心。

汉赠藏以造像,藏还喇嘛塔我中土。不同的是藏人建庙以供沸,这建庙的钱还不知是谁出的。而中土各地的寺庙,想来大概都是中土的钱粮造就吧。为什么呢?有待谢先生考证了……

长转轮迥的转经桶,谢先生只考到南宋有据。不过他有一句话,谓是一个“机巧”,这实乃妙语,我想有此认知,谢先生不考也罢。这个机巧,说的俗一些就是偷懒。以藏人之虔诚执着,大约是不会去琢磨如何取这个巧的,咱们汉人聪明着呢,既偷懒又耍滑的本事可比别人强,这机巧之事,非咱莫属。不管怎样,这事到如今,咱们是到庙里去转,人家可是人手一柄的转……还是比咱虔诚。

风马旗上的东西,可说是最能印证文化交流的,那上面神兽的变化,直接就源自不同地域的原始文化和民族崇拜,好好考证一下,许是大有文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