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1、 你如何看待诸如“本体”、“实在”、“理性”这些概念?你认为它们真的存在吗?你认为这些仅仅是“哲学”问题吗?
本体——对有形体作抽象认识时,就有了一个代词。在用代词作为进一步认知的实用概念时,对应这个抽象概念的内涵,不再是原来的某个或某些具体的有形体,而只能是形成这个概念的认知——这个概念在我们头脑中的构成要素。
事实上基于人类认识的有限性、存在的无限性和表达的局限性,人们不可能用语言来还原有形体的所有内涵,但却找到了一个实用的替代表述方法——本体。
理性——人的思维,依赖于每个具体人的生理器官——大脑(尽管现代科学正在不断地挑战和质疑,但并不影响我们对理性的认识)。于是思维就必然带有进化的痕迹——所谓思维方式的演变,在感受到反应这样一个过程中,人类将简单生物反应细化为感觉(感知),选择(辩识)再反应(行动)这样一种思维过程(模式)。在“选择”这个过程里,记忆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选择就是指对曾经的感觉(通过记忆功能保留在大脑中的反应——感知)作比对,这就是所谓的感性思维。在此基础上再演化出更高级的思维模式——抽象思维,人可以用假想反应过程替代真实感受进而推断出反应结果,并可从多个可能性的比对中寻找最恰当的结果,从从而将生物反应提升为理性思维活动。在人的思维活动中,替代真实感受的假想反应过程这部份,即可视为理性。
“本体”、“实在”、“理性”这些概念是否存在?这个问题要看命题中的“存在”是指代什么?在哲学意义上它们是有所指代的,也即为是存在的,而在词汇意义上却无所“有形体”为指代物,也即为不存在的。
2、你的生活态度是什么?能够说出为什么吗?你认为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道德”?
我想,为了自己的选择而坚持,这样的人生就是有意义的。
每事认真,自然道德。
3、“自由”、“民主”、“人权”、“法治”等西方概念,在中国有所谓的“本土资源”吗?它们是否有普世性?
问的不好,但可循意而答:这些概念的本源是人的社会权力,有人类社会的地方就有其适用的空间。
4、你对文化的认识是什么?你认为制度重要、还是文化重要?
文化是人类异于其它生物的最主要的指征,它的基本概念就是人有了对自已的存在与生活方式的思考和描述。
在我看来,离开了具体问题,是不存在哪个更重要的问题的。
5、最简单地说,你的博客为你的人生增加还是减少了什么?为什么?
6、你认为自己对各种社会现象能够发挥出自己的影响吗?如何?如果可能发挥影响但却必须选择“牺牲”,你认为那样做值得吗?
每个人都能啊,比方为反腐败去杀个贪官。
有选择就不存在值不值的问题,选牺牲的就认为值,认为不值的就不会选牺牲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