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地多权谋之士,宋后门客之风渐去,尚谋之士远王事乃近财取,其求财目的半为自证谋略之才,虽不能为王者用,却诏诏然于商贾。是以诚信示天下,为传世而立命。用现代眼光看,说晋商“抠”,实际上是因为历史上的晋商,追求财富的目的并不完全是为财,而往往更多地是关注过程所印证的思维,所以一方面,后人在看到其令人咋舌的集财成就时却难见其有奢糜之举,另一方面以晋商文化而言,传承数代却终不能成民权意识的倡言者。从更深层面上看,商贾理财之术本身在儒文化体系中就找不到合适的安身立命之处,对晋商而言,除了权谋之士的渊源,求财和财富的运作最终还是要符合其“君子”情结,这在中国其他商帮中也存在着同样或类似的理念。因此,在这个意义上讲,儒文化对商业文化的成长显然并没有提供一个合适的空间,更遑论民权意识的生存空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