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世纪大讲堂之另言——刘海峰:从古代科举到当今高考

(2006-08-24 17:41:15)
分类: 世纪大讲堂之另言

   科举与高考。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看高考,其所看到的只是平面的图像。解决方案的确指向了问题的焦点,如果以哈默‘放弃观点,解决问题’的模式来看,方案尽管有须针左之处,但思路及方向是对的。只是刘未能将问题从本质上、从教育理论上去作思考,无法形成更深层面的认知,列出了矛盾却无法区分矛盾的性质。因此面对网友‘将来会是怎样的国家’问题答不出个所以然,对异地考生问题给不出解决方案,对政治合理性问题则很幸运,思维逻辑帮他临场发挥给出了正确答案。

网友问题实际上是问‘现行教育制度、高考制度是否能真正符合国家发展理念’的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必须探讨国家发展理念问题,已超出刘宣讲的主题,可答可不答。

刘所列二难问题,意为无法选择。其实这里有二个问题,一是高考的性质;二是技术与操作成本。也就是说如失果性质决定是必须的,二难问题就有可能选择。八股文的形成即是明证,异地考生的限制从反面也证明了这点。

——知识不是观念;技是技,用是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