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人会思维吗?——“中国(文)人不会思维,或者说中国人的平均思维能力普遍低于西方人,乃至日本人、韩国人,甚至低于同为中国人的香港人、台湾人,以及遍及世界各地的同胞的华人。”这里有二个不同的概念:思维和思维能力。其实中国(文)人会不会思维,的确可以商椎,通常我们有“思路错了”或“思维误区”这类说法就是指这种情形。但有一点,这不能等同于思维能力的高下。“人的大脑也是器,而且是更重要的器,而大脑思维的理论则更是器中之大器。”不会用器不等于器有缺或没有器。 “三种思维类型,也应是融合于一切人思维之中的三个不可分割的阶段,应是一切人的全思维过程。”这句话就可理解为器无缺。思维是指生物人的一种能力形式,既可以说不会发挥也可以说能力低下,但在理论上或用“思辨型思维,从最基本的可作为公理的原理出发,严格按照逻辑原理、程序进行概念的定义、判断、 推理,更进行一丝不苟的因果分析、类比归纳和直观综合的思维。”来审定,思维和思维能力,二者是绝对不能混为一谈的。
——“半个世纪以来的独一无二的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教育,事实上是完全迎合了中国历史上惟一独断论思维的传统需要。到头来,中国文人的思维依然是惟一的独断论思维。”描述的好,但不是“迎合”,而是“适应”,独断论思维只是一种思维方法,不会有主观要求。要说迎合,应当是迎合了统治思想。
——人用思维来干什么?“自己去解决自己的问题”。说的很对,问题只在于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他的问题只是他自己的生存和物欲,至于精神文明、民族希望、人类理想……再说吧。
真理是什么?——真理是逻辑。逻辑是思维规律的代称。思维是对客观存在的认识(刺激、反映、发生、反馈、分析、归纳、综合等等),思维规律即是对客观存在的必然规律的认识(刺激、反映、发生、反馈、分析、归纳、综合等)的规律。客观存在的必然规律的惟一性,同时也决定了人类主观认识(刺激、反映、发生、反馈、分析、归纳、综合等)的规律,也即思维规律的惟一性。对真理惟一性的信仰,应是人类智慧之根,是人类智慧发展的最根本性的基础、出发点。真理不只是必然存在的规律,还是实然运动的逻辑,更是人类思维的智慧自身。我们可以说真理,其实就是逻辑。至于真理是人类智慧的根,以及简直就是智慧本身,
——上面都是黎关于真理的表述,第一句中有思维是对客观存在的认识和思维规律是对客观存在的必然规律的认识的规律二个不同的说法,客观存在与客观存在的必然规律大概不会有人认为是同一溉念吧。作为定义,还是明确一下好。
——所谓“应是人类智慧之根”“简直就是智慧本身”这种用语实在不应出现在定义解说当中。
——老子的世界观“道”与西方的普适性世界观“上帝”都同为假说。所谓“三生万物”,可以理解为事物由阴阳或曰正负二极相协构外,阴阳交合必然会演化出第三态,由此生生不息,幻化出世间万物。
——真理观是认识的结果,而逻辑应是认识的方法,不知这个看法对不对?至于人的智慧,从个体讲,是个学习成长的过程,从全体说,是个从简单生物反应进化的过程,在不知真理为何物的年代,信仰从何谈起?
真理的“极性”——相对人类的真理可以冠之以“永恒”呜?“真理是必然规律”看来要加上“人类”二字才对。否则,人类由猿类进化而来,难道要把猿的进化也算在人类头上呜?只是如何区别人与猿倒是个问题。
——宪法、法律是真理还是真理像法律存在于社会?如属后者,那能否如老子,给出三生万物这样的表达式。注意区别:老子是在说真理是这样的,而不是说真理是什么
——终极性,在一般意义上理解,就是永恒。这里则指代为事物的带有价值认定的特征,但不知矛盾性、冲突性与变异性这些不如人意的东西该怎么办,它们也有其特定的价值性。
西方传统救中国,中国传统救人类——不知最佳文明状态该怎样理解,也不知今天的中国的政统和学统是不是在西方传统的改造下得到挽救。但有一点,国内普遍流行这样一种观点,中国落后了,是因为我们传统文化不如西方现代文明,但我们传统文化的精髓却远高于西方文明,我们当然有可能拯救世界。这种观念正确吗?
我为什么要在网上公布我的“发现”?——说了就做吧!把四色难题和三元逻辑在网上陈示出来再批评也不迟啊。真理大约也应该真实吧。
为什么中国难有发达的科学?——问题是要满足黎先生的条件,还须有个过程,所以这不是个方便讨论的问题。
——“科学是一个国家为发现真理而建立起来的能力系统,这个系统必须在尊重真理、服膺真理和坚持真理的人类思想的(社会)氛围中生存、发展,缺乏这种(社会)氛围,科学是不可能获得真正发展的原动力的,从而也更不会具有发达的可能”。看完这段话,再看下面这段:“纵观当下的西方和中国,由电子和激光高速传播的“文化”,其实早已成了贯通世界东西南北的潮流,所到之处,莫不道德沦丧,泡沫汹涌:拜金主义、物质主义、消费主义、相对主义、科技主义、时尚主义、皮肉主义、娼妓主义、暴力主义、诈骗主义、崇谎主义,等等等等”。二段话的背景都可放在美国。这除了等中国去拯救,可不可以理解为因果关系呢?或者说是人类的每一个进步都必须付出代价。
为什么不应把中国古代学术精华称作“国学”——西方人所理解的国学是什么,其实与中国人自诩的国学可能相去甚远,根本不足以论。日本人把相扑、剑道称之为国术似乎也没什么问题。倒是要把“人学”推向世界的话,先得告诉别人“人学”是什么。
——把老子、墨子、孔子之学加起来就叫作人学,也未免太便宜了吧?而且,老子的学说是否就是已经正确地反映了人类历史的客观规律了呢?
——“中国人为什么要那么自我作践把明明应该向全人类推广和发扬光大的源自本土的‘人学’,贬称为仅仅一国独有的几乎已成死古董的‘国学’呢”
?按这句话理解,国学与人学本是一回事,变个名字罢了。变个名,中国人就自信了,就不会自我封闭了,多好!不过从黎先生系列文章看,人学尚属一家之言,与国学无关。
为老子伸冤屈,为国人开心窍——对古文如何断句,可能人们更相信古汉语文字方面的专家意见。23岁的王弼也许不是专家,但他是贴近那个年代的人,重要的是他之后的专家并未否定他的解读,也未提出过能够为世人接受的不同解读。如今有了新的断句与解读,须待专业人士予以首肯,否则老百姓会说,谁也不是老子肚子里的蛔虫,你怎么知道老子是怎么想的。
世界上最伟大的“猜想”——怎么知道老子知道三生万物与三个粒子、三联体等现代科学成果的关系?李航先生说老子知道宇宙的起源是大爆炸,他也信心满满。但在旁人看来,老子根本没可能知道这些现代科学的概念,人们更愿意相信这些只是二种认知结果的吻合。以老子的思路来理解当今世界,也许我们会更智慧,但不等于老子就是永恒的智慧,起码我们知道,西方没有老子一样智慧。说老子提出了最伟大的猜想,这个观点本身也只是个“猜想”而已。

加载中…